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看一个人胖不胖 除了BMI 这两个指标也不能忽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5:00:00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胖,看体重可不准!体重一样的两个人,体形却可能大不相同。那么,到底该用什么指标来判断胖瘦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和体脂率这三个常用指标。

体质量指数

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即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就能得到数值。比如,一个人的体重为70千克,身高是1.75米,那么他的BMI=70÷(1.75×1.75)≈22.86。

对于成年人来说,BMI的正常范围在18.5~23.9;如果数值在24~27.9,就属于超重;要是达到28及以上,就可判定为肥胖。

不过BMI也有局限性,它没办法区分身体里的脂肪和肌肉。有些健身达人,肌肉发达,体重重,BMI可能显示超重,但他体脂低,身材可一点都不胖;还有些人看着不胖,BMI正常,可实际上脂肪含量高,肌肉量少,这种就属于隐藏的“胖”。

腰围

腰围能反映腹部脂肪堆积情况,腹部脂肪过多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腰围测量方法:

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保持平静呼吸。测试人员立于受试者侧前方,将带尺的游离端环绕受试者腰部,使带尺经脐上0.5~1厘米处(肥胖者可选择腰部最粗处)水平环绕一周,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得的数据即为腰围测量值。

在我国,一般认为成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

比如有的人肚子大,看着像个“游泳圈”,就算体重不超标,可腰围超标了,那也得警惕,这很可能是腹型肥胖,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体脂率

体脂率指的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能够更直接、精准地反映人体脂肪水平。因测量方法不同,目前国际和国内尚未制定统一的标准。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男性体脂率一般在15%~25%,女性在20%~30%。若上限超过这个范围,就可能提示肥胖。

测量体脂率的方法有好几种,像生物电阻抗法,利用人体脂肪不导电、肌肉等组织导电的特性,通过仪器测量电阻来估算体脂率,很多家用体脂秤就是用的这个原理;还有双能X线吸收法等,不过这种方法更复杂,一般在专业医疗机构才会用到。

三个指标各有各的用处:

BMI能快速简单地对胖瘦有个初步判断;腰围重点关注腹部脂肪堆积情况;体脂率则最能体现身体真正的脂肪含量。若您想要全面了解自己胖不胖,最好把这三个指标综合起来看,再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

如果发现自己某个指标不太正常,也别慌。从现在开始,调整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再适当搭配些力量训练;每天保证合理的睡眠同样重要。

(来源:健康中国)

相关文章

    高考志愿填报 | 报考军队院校分几步?这份指南请收好↓

    央视网消息:和陆军兵种大学同日成立的新军校还有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和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三所新军校均为高等教育院校,面向社会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现在正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日子。军队院校招生还有哪些特殊要求?考生报考需注意哪些问题?来看权威部门的报考指南。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军队院校须符合下列条件:①未婚

    大同市一医院医护团队成功救治高危“小纸片”婴儿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近日,只有1个月大的舒舒(化名)被抱进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PICU时,监护仪的警报声刺破了病房的宁静,孩子的双颊凹陷如“猴腮”,皮肤枯槁如纸,连哭声都细若游丝。深知情况危急的医护人员马上为舒舒做了详细的检查。经检查,舒舒的多项指标已亮起红灯,体重骤降至2.6公斤,血糖几

    老年人运动12周才有效,年轻人一次就够:韩国科学家揭示丢失的运动激素

    为什么同样的运动,年轻人练完神清气爽,老年人却常常感觉“效果打折”?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藏在肌肉里的答案——抗衰蛋白CLCF1正在随着年龄悄然流失,但运动可以协助“找回”。事情是怎么一回事捏。原来是隔壁泡菜国的科学家们,刚刚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抗衰老的最新研究,通过小鼠实验,首次证明了运动抗衰的

    血常规优先关注这4个核心指标 其中一个和血栓有关!

    无论是去医院看病还是体检血常规都是最常接触的检查项目之一它不仅是诊断各类血液病的核心依据还能辅助判断其他疾病如感染、贫血等甚至参与鉴别不同病症不过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很多人会被一页纸上密密麻麻的指标看晕其实不用慌抓住这几个关键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就能快速抓住重点其他指标都是在特殊情况下

    碳水吃太多?美科学家发现高血脂背后“元凶”:两个年龄段最可怕

    碳水化合物,被誉为“人体营养金字塔的塔基”,是与蛋白质、脂肪并列的人类三大供能营养素之一。一份出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调查报告揭示:碳水化合物无声渗入人们的每一餐——米饭、面包、面条、薯片、可乐……而健康成年人每天所需要的能量中,60%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过去,碳水是人类在饥荒中得以续命的“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