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匠心守护历史 巧手再现风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6 10:50:00    

比赛现场,选手们俯身工作台,展开一场技艺的比拼。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武六红 摄

  6月5日上午,2025年度“技能山西”职业技能大赛——全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之后,文物修复专区内的氛围就紧张起来。各种修复工作台依次摆开,户外,锤子、榔头齐上阵;室内,瓷器锔钉、古籍补缀在进行中……来自全省的文物修复师们,屏气凝神,在方寸之间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木作文物修复师赛区
  在木作文物修复区,前来参赛的工匠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比赛作品制作工程中。无论是16岁的职业高中生,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们,他们都用自己的经验所学,展示着自己的技能和风采。
  来自榆社县职业中学古建专业18岁的赵战海,正用锯子锯一块木料。已经在榆社县职业中学古建专业学习一年多的他虽然是第一次参赛,但搭建“斗拱”的这个考题,他在学校里做过,所以并不担心。小伙子有条不紊地对木材进行加工和搭建,很有“大将”风范。
  参赛的选手不紧张,但是赛场外的老师却显得不是很淡定。榆社县职业中学教师、省级乡村工匠名师白玉银在赛场外围看着徒弟们比赛,心里按捺不住地着急。已经60多岁的他,曾参加过省内多项重要文物修复工作。他说,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自己的学生还得继续下功夫学。“这些孩子们在学校有半天时间,专门用来学专业技术。但是,和成熟的工匠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白玉银说。
  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赛区
  与木作修复赛区的工匠们相比,泥瓦作文物修复区的工匠们都显得皮肤黝黑。围观参赛的工匠师傅曹友刚说,泥瓦工匠常年在户外工作,想不黑都难。“这也是现在泥瓦匠面临失传、断档的难题。想要学好泥瓦作,必须肯吃苦呐。”他说。
  泥瓦作文物修复区裁判、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研究馆员赵刚介绍,此次担任2025年度“技能山西”职业技能大赛的裁判,确实感受到山西文物大省的名不虚传。以此次泥瓦作修复为例,参加比赛的选手达30多人,相比而言,其他省份的泥瓦修复工匠就少得多。同时,他在比赛过程中发现,前来参赛的工匠全都是“行家里手”,所谓“一砖一瓦亮绝活”。这说明,山西的文物修复工作或者说山西的古建文物修复,尤其在泥瓦作这一类别中,日常工作很多,从匠人们的“手艺”就能看出来。比如,此次泥瓦作比赛的空斗墙,要求达到“丝缝墙”的标准,就是说墙体的灰缝不能超过3mm,且灰缝要求顺、直。毕竟,文物修复的泥瓦作和建筑工的泥瓦工,要求完全不是一个标准。他说,在他观察看来,前来参赛的选手,基本素质都是过硬的。
  赵刚说,无论是泥瓦作,还是木作,这些工匠都是通过勤学苦练成就的。除了肯吃苦,还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很高兴,能在赛场上看到,山西文物修复工作有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金属文物修复师赛区
  比赛现场,选手们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害分析、方案制定到修复实施的全流程。现场,金属文物修复区的5号选手正手持放大镜,仔细检查青铜器表面的“病态”——锈蚀与裂纹,随后用棉签蘸取专用试剂进行局部清理。8号选手则对一件青铜文物盘的缺失部位进行补配,细心裁剪铜皮、比对修补位置及大小,再利用专业粘剂开始下一步的修复。
  金属文物的修复实施过程通常为:清洗、拼对、整形、补配、粘接、打磨、做旧、封护等步骤。为确保比赛公正性,选手们拿到的青铜器病态比较均衡,难度较为统一。
  陶瓷文物修复师赛区
  在陶瓷文物修复区内,选手们的修复盲盒全部是明清时期白地褐花瓷碗。“碗是一种实用类器物,这种碗存世量较大,出土自霍州窑,来源单一,病态相同,缺损均在二分之一以内。非常适合作为此次大赛陶瓷文物修复的比赛题目,从而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工作人员介绍道。
  陶瓷文物修复步骤一般是:清洗、粘接、补配、作色、补绘画面、封釉。比赛现场,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看到,选手们都已经完成清洗,正在用各自熟悉的方法对陶瓷文物进行“取模补配”——将蜡片用风枪吹软化,轻轻贴合在陶瓷文物的完整处,一点点塑形,完全贴合之后降温冷却,再小心翼翼取下蜡片,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模型。之后,将这个模型平移到文物缺失部位继续下一步的修复工作。
  “取模补配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工作人员指着比赛区域中盛放废料的容器告诉记者,这里面堆积的蜡片都是选手做坏的。目前室温二十多摄氏度,蜡片在室温下冷却后,依然较软,一取就变形,选手必须反复多次一点点取,稍有大意,贴好的蜡片就破损报废,只能再次重复之前的步骤。果然!现场当时只有14号选手完成了这个步骤,已经开始打磨工作。
  据了解,正常修复一件本次比赛使用的陶瓷文物需要1周至1个月的时间,而大赛仅有10个小时的修复时间,最终并不是所有选手都能完成修复。“让新手感受大赛,历练自己;让老手展现技艺,提升自我。这应该是大赛的意义之一。比赛中,无法完成文物修复也是一种成长和锻炼。”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赛区
  在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区内,选手们有的挂起刚刚完成的补纸,有的用刷子蘸取专业清洗剂轻轻洗画,有的在专业操作台上一点点修补缺损部分……
  10号选手手中的镊子起起落落,迅速中透着仔细,敏捷里又有坚定,案上待修复国画上多余的补纸随着他的动作,一点点被除去。工作人员介绍,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现场调色并制作补纸,完成比赛所提供纸张书画的洗画、揭背纸和命纸、托画心、补画心、全色等工序。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看到9号选手正在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洗画,用塑料膜覆盖保护字画后,反复用刷子轻刷字画的背面。“比赛会给每一位选手配备纸张书画修复用到的几乎全部物资,但是不会提供刷子。”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常常说,一位修复师有没有两把刷子。这不仅是指他的修复技艺水平,也确实就是指这把实物的刷子。一个专业的纸张书画修复师一定会有一把趁手好用的刷子,这是标配。这把刷子会伴随他的学习和工作,刷不离手,越用越好用。”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赵丽娜 马秀凤




相关文章

    泉润古今承一脉 百脉奔涌启新程——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泉炬”传递章丘站侧记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当明水古城的青砖黛瓦浸润在夏雨初霁的薄雾中,16位“泉炬”手擎着承载千年泉脉的“泉炬”,沿着百脉泉涌的轨迹次第前行。7月22日下午,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泉炬”传递章丘站活动在氤氲水汽中拉开帷幕,这场以泉为媒的文化接力,串联起章丘泉水之魂与人文之光,让“中国龙山 泉韵章

    双江县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专家到门前 服务暖人心

    为让基层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着力探索医疗资源下沉新路径,通过打破城乡医疗资源壁垒、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举措,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输送至基层,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注入强劲动力。走进勐库镇中心卫生院,整洁的环境、忙碌而有序的诊疗场景让人眼前一亮。病房内,县人民医院急

    踢最爱的足球、过最爽的夏天,第31届武汉晚报中小学生足球赛激战正酣

    汉口赛区、武昌赛区、汉阳赛区、黄陂赛区同时开战!第31届武汉晚报中小学生足球赛(简称“晚报杯”)20日在江城四大赛区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641支球队将展开轮番对决,而孩子们的欢笑与汗水也将令2025年的这个夏天变得格外生动。绚丽的摩天轮为“晚报杯”添彩。邹谨 摄创立于1995年的“晚报

    有网友申领到“汉服身份证” 多地警方回应

    首批有效期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各地迎来换证高峰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汉服身份证”许多网友表示“这是一种很新的证件照”“准备安排上”多地警方回应:合规即可办理具体要看审核情况有深圳网友分享身着国风服饰前往照相馆时工作人员说需要上传系统试一下“上传就通过了”深圳市公安局户政大厅工作人员介绍,可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公告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省教育厅,属于公益二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院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学院,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山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A级”院校,首批山西省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特色学校、山西省优质高职院校和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