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赛区、武昌赛区、汉阳赛区、黄陂赛区同时开战!第31届武汉晚报中小学生足球赛(简称“晚报杯”)20日在江城四大赛区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641支球队将展开轮番对决,而孩子们的欢笑与汗水也将令2025年的这个夏天变得格外生动。

绚丽的摩天轮为“晚报杯”添彩。邹谨 摄
创立于1995年的“晚报杯”,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播种机,在无数武汉青少年心中撒下热爱的种子。春种、秋收,一批又一批怀揣足球梦想的孩子从这里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蒿俊闵、邓卓翔、王霜、姚伟等一大批武汉籍国脚都曾在“晚报杯”赛场上留下过汗水与欢笑。
1999年,“晚报杯”被评为“武汉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十大体育事件”之一。2024年,“晚报杯”入选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
而在2025年的这个夏天,第31届“晚报杯”又开启了新的玩法,其中四大赛区的设立更是将便民、惠民的宗旨融入了赛事组织工作中。在7月20日普及类(小学U7—U12组)和初高中组开赛当天,武昌、汉口、汉阳及黄陂四大赛区同时点燃战火,场面蔚为壮观。

汉口赛区——等待上场的小球员与隔网观战的市民。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付巧飞 摄
在汉口赛区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第一次参加“晚报杯”比赛的陈楚亓满眼都是新奇。8岁的陈楚亓来自实验博雅二小,这次跟随小学二年级球队来参加“晚报杯”,他也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同年龄段的小朋友聚在一起备战、参赛。“今天我们和对手0:0打平了,但我依然觉得很自豪,我相信我们今后的比赛会越打越好。”
作为近十年来“晚报杯”的主赛场,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对于武汉的中小学生球员来说可谓是非常熟悉的赛场了。随着报名球队的逐年增多,组委会也终于在本届“晚报杯”启动了多个赛区,以方便武汉及周边的球队就近参赛。

武昌赛区——场上全力拼抢的小球员们。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肖高东 摄
武昌赛区的较量在毛坦公园球场展开,来自书城路小学二年级足球队的周诗煜告诉记者,他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上了足球,而且第一次接触足球就是爸爸带着他到毛坦公园来踢球。“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晚报杯’足球赛。今年这个新赛区离家近了很多,来这里比赛对我来说更方便,也可以让我把更多的体力留在赛场上。”

汉阳赛区——“晚报杯”上的“性别大战”。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肖高东 摄
在汉阳赛区提球青训足球场,记者看到不少硚口区的学校选择在这里参赛。同样参加U8组的张公堤小学球员彭宇泽告诉记者,他们球队也是第二次参加“晚报杯”,今年来到了新的赛区,感觉有点陌生,但新赛区的比赛环境还是很不错,这也让他和队友们有信心取得好成绩。
同样于20日打响的“晚报杯”初高中组比赛被安排在黄陂区足球训练基地,这里曾是前中超球队武汉卓尔队的训练基地,拥有7片11人制天然草皮以及1片11人制人工草皮球场,每一块场地都严格按照国际赛事标准建造,基地同时还涵盖了包括住宿、餐饮、健身房、室内外足球训练场等多项设施和服务功能。
“说句实话,我们的学生能在曾经职业队的训练基地踢比赛,在从前是不敢想的。私下交流的时候,孩子们也都非常珍惜在这里踢球的机会。”初中组华笛A队教练蒋瑞表示,“对于初高中组的球员来说,无论是跑、跳,还是做其他技术动作,踢天然草皮的感觉肯定很爽。而且这里的草皮保养质量都非常好,我想今年这届‘晚报杯’肯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黄陂赛区——绿茵场上“挑灯夜战”。实习生周赞恩 摄
今年的“晚报杯”由武汉市体育局、武汉市教育局、武汉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武汉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承办,武汉市足球协会、武汉长江日报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卡尔美体育、闽武夷圣泉、统一海之言赞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部队医院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长江日报记者马万勇 实习生周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