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文化人 以趣育人,余杭良渚开展环保主题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6 17:22:0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梁邹金 黄云伟

当童趣笑声点亮绿色风尚,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万年桥社区与长桥社区以趣味为“引”、活动为“媒”,创新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日前,两场融合文化传承与环保实践的“沉浸式体验”,吸引60余组家庭“趣”享分类乐趣,让“绿色种子”在欢乐氛围中悄然发芽,为基层治理注入“生态新动能”。

在万年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垃圾分类‘粽’动员”活动以一片粽叶开启“双传承”之旅。活动巧妙地将端午非遗与垃圾分类科普深度融合,设置了龙舟投壶、艾草沙包战、诗词飞花令等趣味关卡,让孩子们在体验传统文化游戏的同时,悄然将垃圾分类知识内化于心。而“垃圾分类大转盘”“垃圾小卡片”互动游戏则让孩子们迅速将掌握的分类要点投入实践中,闭环完成知识“初启蒙”。

另一边,在长桥社区幸福里小区内,“绿色生活・分类同行”主题假日游园活动精彩纷呈。分类猜猜猜摊位前,居民对着“小龙虾壳属于什么垃圾”热烈讨论;创意绘扇区,孩子们用环保颜料在扇面绘出“垃圾回家”漫画;分类圈圈乐场地,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用套圈“命中”对应垃圾类别。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设置了旧衣物、书籍兑换绿植的“爱心置换”区域,既让闲置资源重获新生,更让“分类即公益”的理念触手可及,深受大家欢迎。

“只要在游园会内集满5个章就能抽奖,孩子为了赢‘分类小达人’勋章,全程比考试还认真!”居民李女士的感慨道,这种“以文化人、以趣育人”的活动让垃圾分类“活”了起来,更让绿色生活“潮”了起来,这或许就是节假日在新时代的最美“打开方式”。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能让垃圾分类理念从小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以儿童为生态传播链起点,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分类从社区活动变为家庭自觉,‘孩子监督家长分类’成为社区新风景。” 长桥社区和万年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趣味互动的巧思,到“爱心置换”的温度,良渚的创新实践证明:生态教育不必板起面孔,当环保理念与趣味活动结合,文明的种子自会在“趣味土壤”里茁壮成长。接下来,良渚将继续以节假日和特殊时间节点为切口,让每个节日都成为“绿色生活公开课”,推动“分类意识”向“分类治理”深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良渚样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佳都科技亮相2025鸿蒙生态大会 助推开源鸿蒙在智慧交通领域加速落地

    8月30日,2025鸿蒙生态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当天下午,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和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指导,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主办,鸿蒙生态服务公司、佳都科技集团、深圳佳都佳开鸿科技联合承办的“智慧交通分论坛”成功举办,分论坛以“大交通新生态共发展”为主题,联动政企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共同探讨交通行业数字化

    满“新”欢喜,迎接开学!岛城中小学开启新生培训,家长与孩子共同迈进一年级

    随着新学期临近,青岛不少中小学也开始提前行动,于近期逐步开展一年级新生培训活动。记者发现,各校通过充满仪式感的迎新环节、趣味化的校园适应课程,帮助“小萌新”们认识校园、熟悉规则、培养习惯,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学校还同步开设“家长课堂”,搭建家校沟通桥梁,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开启小学新生活。面对

    走进老龙头 可观花可亲水还可回味传统

      8月的清晨,沿太原滨河东路北行,老龙头生态景区在微风中渐次苏醒。狼尾草摇曳生姿,波斯菊连成绚烂花海,银红槭舒展枝叶,绿意中已有点点橙红悄然浸染。  经过一年多的生态治理,这座位于汾河出水口的景区,已初步展现出“树影婆娑、花团锦簇”的生机景象。“西山叠翠”“福喜稻田”等“老龙头十景”与丰富的植被相

    惊艳!云阳这支特殊乐队在全国舞台“向阳绽放”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周芳8月26日,重庆云阳县特殊教育学校,“萤河计划”乐队的指导教师邓涵在为孩子们新学期的演出编曲。曲谱上,用手语数字和手语字母表示和弦,“这是为了帮助听力障碍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节奏而设计的。”这支由听障、视障、孤独症孩子组成的特殊乐队,在近日举行的“2025乐队中国青少年音

    旅居嵩明,共享宁静美好

    嵩明县上游水库水波微漾,鸟影翩跹,尽显山水自然和谐之美。 通讯员刘文贵 摄7月31日,在位于嵩明县的忠兴酒店内,百余名旅居老人共赴一场庆“八一”红歌之约。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全场自发起身跟唱,声音汇聚成洪流。“台上台下一起唱,感觉所有人的心都连在了一起。”来自江西的旅居者罗爱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