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附近的社区食堂菜品总是老面孔?盼它越来越好的人们还有哪些建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7:1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杨云寒

性价比高、口味不错,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食堂转型升级为社区食堂,相约去社区食堂吃饭,已经成为很多在杭老年人甚至年轻人的选择。

不久前召开的杭州市老年助餐新政新闻发布会提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村社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发布会还宣布,杭州老年助餐新政——《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农村地区老年助餐服务融合性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直很关注社区食堂的钱先生给潮新闻留言:社区食堂扎根社区,是个民生工程,它很接地气,也做得蛮好的,不过要有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力,还是需要彻底抓住居民们的胃。

他提出了怎么让社区食堂更好一些的建议:“我们这里的社区食堂性价比啥的都不错的,就是好些菜是老面孔了。怎么样才能让社区食堂好上加好,喜欢吃的菜品是不是可以排个名?”

大家对家门口的社区食堂感受怎么样?还有哪些意见、建议和期待?

青年路上的青邻幸福邻里食堂 记者 盛锐/摄

一份带鱼一份豆腐打完折15元多

饭点排起长队的社区食堂,得到很多点赞

中午11点,杭州青年路上的青邻幸福邻里食堂很热闹,几乎每一张桌子都坐着人,还有不少人正在餐台前点单。

32元的红烧鱼、25元的野笋煲、18元的排骨炖萝卜……几十种泛着热气的小菜,铺满了整个餐台。

“中午是专门给我们老年人开放的。”92岁的俞奶奶坐在餐桌前,不一会,女儿端着一盘带鱼和一盘麻婆豆腐回来了,“90岁了能打五折,总共15元多一点,很划算。”

这两道菜咸不咸?俞奶奶笑着说,味道正正好的,带鱼还有点甜,“这些菜都是杭帮菜的烧法,口味蛮好的。”

选购中的人们 记者 盛锐/摄

俞奶奶家住青年路附近,每周都会来社区食堂吃上两三顿饭。

因为上了年纪,饭量变少,一个人吃不了太多,女儿来看她的时候,她才和女儿一起来:“这里晚饭是对外营业的,菜品肯定是有保证的,而且蛮丰富的。”

91岁的童大伯刚刚吃完午饭,坐在餐厅户外的休息区,和朋友聊天。一旁的袋子里还有他打包回去的晚饭。

童大伯家住在香积寺路附近,他坐了一个小时公交,来这边和几个老朋友聚会:“每次都会来这家社区食堂吃饭。我主要选黄鱼之类的菜,自己烧起来麻烦。这里味道好,何况还有折扣。”

童大伯点赞这家社区:“菜品多,装修也好看,不像我们家附近的社区食堂,都不大,菜也不多,希望这样的模式可以开到我家楼下去。”

就餐。 记者 盛锐/摄

老人就餐享有折扣。 记者 盛锐/摄

11时30分,西湖区翠苑一区的社区老年食堂也排起了长队。

食堂里的六排桌椅已坐满,来吃饭的,有老人也有年轻人。

翠苑小区社区食堂 记者 杨云寒/摄

菜品能否称重?座位能否增加?老面孔能否常换常新?

这些问题被提及最多

我们的走访中,也有部分区域的食堂或者助餐点,没有完全得到粉丝们的肯定。

本文开头钱先生说的菜品比较单一的食堂就是其中之一。

河东社区的社区食堂 记者 杨云寒/摄

4月28日上午10点,记者找到了河东社区的社区食堂。

已经开业的食堂门口挂着当日菜单,荤素共有十个菜,包括鹌鹑蛋烧肉、炸鸡排、红烧米鱼,清炒黄豆芽、青豆玉米和炒青菜等等。

此时距离开饭还有半个小时,88岁的冯大伯拄着拐杖,拎着一塑料袋的饭盒,从边上的青园小区赶来。

他在门口看了菜单好一会,缓缓进了屋,“这个食堂开了3年,我来这边买了3年中饭,有这个食堂在,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麻烦。”冯大伯说,自从社区食堂开了以后,他几乎每天中午都来,打一荤二素三个菜带回家吃,“菜品我感觉还好,每个人有不一样的口味吧。”

86岁的路大伯也是食堂常客,在食堂也吃了3年多,他感觉,每天可以选择的菜品终归还是少了一点,“要是偶尔能换个烧法、换个口味,那就更完美。”

河东社区食堂负责人介绍,这个食堂是社区内的助餐点,因为不具备起明火的条件,菜都是由中心食堂制作并配送过来的,“其实,每天的菜单我们也是在更新的,可能因为菜量有限,大家感觉不明显吧。”

此外,不少老人希望可以调整一下食堂的开饭时间,“这里只供应中餐,而且只有工作日有,周末和节假日放假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不知道可不可以改善一下?”

近江小区的社区食堂 记者 盛锐/摄

近江小区的幸福邻里食堂,同样遇到了口味和菜品上的问题。

75岁的程阿姨说,食堂基本上都是大灶烧的菜,饭菜容易串味,菜品也相对较少,“我更愿意去稍远一点的另一家社区食堂,那边可以点菜,还有面食,选择多。”

程阿姨说的这个食堂由一对中年夫妻承包。

老板说,每天的菜都是由自家菜园子送过来的,保证新鲜,“办卡的老人有三四百位了。每天就餐的有100多位,老人占一半。口味上主要是我自己在烧,确实不如一些大厨,后续会尝试研究新菜的。”

唯康幸福邻里食堂内的老人们在选购菜品 记者 盛锐/摄

去年焕新开放之际,唯康幸福邻里食堂曾尝试推出广式粤菜。4月28日的走访中,除了装修风格之外,记者没有看见粤菜的身影。

店内工作人员表示,因为紧挨着养老中心,店里95%的顾客都是老年人,“粤菜不合他们的口味,就没继续做了。”

在店里的半个多小时,也有年轻人进店询问,不过留下来吃饭的不多。

还有一些意见集中在菜量和空间上。

在翠苑一区社区老年食堂就餐的张大姐跟小姐妹点了四菜一汤。她提出,这个食堂的菜分量都是固定死的,量很足,每次都担心拿多了,吃不完浪费,“要是能学学外面的餐厅弄称重餐,想吃多少拿多少,会不会更好一点?”

70多岁的范大伯感觉餐厅的座位有点少,“最好能多摆几张,这样就可以吃得更从容一些”。

你家附近有社区食堂吗?你去光顾过吗?那里有没有很好吃的长期霸榜的菜品推荐?对于社区食堂,你有想说的吗?

无论你是社区食堂的承包者还是粉丝,都欢迎本文下留言或者来潮新闻客户端“钱报朋友圈”发帖参与讨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家附近的社区食堂菜品总是老面孔?盼它越来越好的人们还有哪些建议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杨云寒性价比高、口味不错,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食堂转型升级为社区食堂,相约去社区食堂吃饭,已经成为很多在杭老年人甚至年轻人的选择。不久前召开的杭州市老年助餐新政新闻发布会提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村社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发布会还宣布,杭州

    江苏气象发布:多云,有小雨!阵风6级

    最近三天,江苏没有明显的降水过程,气温逐步走高。4月30日—5月1日江苏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都将达到30℃最近三天天气预报4月26日20时-4月27日20时沿江和苏南地区多云转阴,部分地区有时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最高温度:淮北和江淮之间西部地区27~28℃,其他地区23~24℃;最低温度:本省东南部

    吵得睡不好觉!小区紧邻京藏高速,噪声扰民怎么破?

    “早年间车少,没觉得有什么噪声,可现在与以往大不相同了,车流昼夜不息,实在太吵。”曾经不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变化逐渐显现,海淀区清林苑小区的居民如今正面临这样的困扰。小区坐落在京藏高速旁,道路与住宅均已建成20多年,建设时符合相关规范,并未特意采取隔音措施。可随着城市发展,车流量不断增加,噪声越来越

    对接渠道与商业模式转型两手抓,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破局

    “自4月7日开通绿色通道以来,我们已收到500多封合作邮件,与300多家企业进入洽谈阶段,在多家门店外贸专区陆续上架相关商品。”永辉超市副总裁甘旺亨4月23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永辉、盒马等线下商超,京东、美团、百度等线上平台纷纷出手,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记者日前调研发现,外贸企业出口转内

    多只丹顶鹤在盐城街头溜达?原来是大风吹来的!

    4月24日,多名江苏盐城市民发布在马路上偶遇丹顶鹤的视频。记者核实了解到,今日至少有两只丹顶鹤出现在盐城市区。对此,盐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负责人回应记者:“市区出现的丹顶鹤是来自保护区的,今天风大,有的丹顶鹤被吹飞。我们正在赶去市区接它们回家。”记者了解到,目前出现在市区的丹顶鹤已经由湿地博物园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