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务外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政府补助:
企业因为某些非经营性活动(如环保工作)获得政府的奖励资金。
资产处置收益:
企业出售闲置的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如果卖出的价格高于账面价值,就会产生资产处置收益。
罚款收入:
企业可能收到违约方支付的违约金或罚款。
捐赠收入:
企业收到某些机构或个人的无偿捐赠款项。
其他偶发性收入:
例如债务重组过程中产生的收益,或者意外获得的保险赔偿等。
固定资产盘盈:
企业财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账外固定资产的估计原值减去估计折旧后的净值。
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和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所得价款扣除其相关税费后的差额,大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的部分。
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主要是指因债权人单位变更登记或撤销等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自办职工子弟学校的企业,在交纳教育费附加后,教育部门返还给企业的所办学校经费补贴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企业合并损益:
合并对价小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盘盈利得:
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因自然灾害等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而报废非流动资产所产生的清理产生的收益。
债务重组利得: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间的差额。
捐赠利得:
企业接受捐赠所产生的利得。
这些收入项目通常不经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较小,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较低,但它们仍然属于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并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