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镇杨岗村,该市纪委监委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泵站、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开展现场监督,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和施工单位整改发现的问题,守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湖北襟三江而带千湖,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省份。该省纪委监委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点内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查改治一体发力,让群众看到新变化、获得新实惠。
聚焦耕地保护这一“国之大者”,建立“双专班、双方案”工作机制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
湖北省纪委监委聚焦耕地保护这一“国之大者”,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重要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创新举措,建立“双专班、双方案”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
督促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发挥主责作用;纪委监委同步组建“分管委领导+对口联系监督检查室+相关派驻机构”的监督专班,做好调度督办、信息反馈、督促提醒、追责问责等工作。
督促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实施方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抓好该领域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纪委监委对照制定监督方案,紧盯关键环节、重点措施、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全程跟进盯责任、盯落实、盯效果。
“双专班”之间加强协作联动,注重定期沟通、分析研判,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特别是对农业农村部门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监督专班通过建立“三函”机制,向相关部门发送工作提示函、反馈提醒函和问题关注函,推动打通“中梗阻”。
“‘双专班、双方案’贯通了纪委监委的监督与职能部门的监管,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确保职能部门的整治推进到哪里,纪委监委的监督就到哪里。”该省纪委监委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表示。
为确保突出问题治理和具体实事顺利实施,湖北省纪委监委还派出7个督导组,深入全省各地跟进督导进展动态,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督促迅速纠正发现的问题。
“存在高标准农田保护牵头责任落实不到位、部门和乡镇职能职责不清等问题……”省纪委监委第四督导组赴鄂西北某县督导时,严肃指出存在的问题,开出整改建议“药方”,督促扛牢高标准农田保护责任。
该县迅速组织整改落实,厘清牵头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职能职责,聚焦政策执行、监管责任落实、突出问题整改治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拉网式”自查自纠,推动整改问题11个。
“2024年湖北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557亿斤,连续12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这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功不可没。”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严查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发生
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监管链条长,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少数干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存在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该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作风问题跟进监督,对作风问题露头就打,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襄阳市襄城区农业农村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黄某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履职不力并存在虚假整改问题……”3月,襄城区纪委监委给予黄某政务记过处分。
此前,该区纪委监委干部走访时发现,余家湖街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因泵站变压器配备不到位,导致不能正常通电,农户耕种用水困难。经查,黄某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履职不力,未要求设计院将某公司同意建设的4台变压器设计在内,也未将4台变压器列入协议书中,导致变压器配备不到位。同时,在问题未整改到位的情况下,黄某向上级汇报“已整改到位”,存在虚假整改问题。
问题查清后,该区纪委监委立即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分解整改责任清单,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抓紧推进变压器建设。
除作风问题之外,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插手干预项目招投标、收受贿赂;有的干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与老板串通造假、以次充好,收受好处。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对这些腐败问题零容忍,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发生。
保康县纪委监委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查处了县农业农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某某和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魏某严重违纪违法案。
经查,2019年至2023年,王某某、魏某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招标代理选定、建设项目招投标等环节,利用职务便利,帮助他人或公司谋取利益。特别是在招投标中,王某某多次为他人站台打招呼,帮助他人承揽工程;魏某作为分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班子成员,多次帮助他人承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甚至通过提前向他人透露尚未发布的招标文件等方式,帮助他人围标串标。
最终,王某某、魏某被“双开”,并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保康县纪委监委以该案为突破口,深挖背后利益勾兑问题,发现问题线索7条,立案7人。
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大数据监督,多维度进行数据比对,精准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中的问题线索,深挖细查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
仙桃市纪委监委抓好大数据监督工作,对全市高标准农田招投标项目进行数字化体检,通过数据碰撞查找疑点,核查发现严某某担任市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期间,利用负责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资金结算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目前,严某某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截至目前,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高标准农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37个,立案443人,留置2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5人。
压紧压实整改责任,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廉洁工程
“根据案件发现的问题,你单位要补短板强弱项,压实监管责任……”近日,崇阳县纪委监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召开整改推进会,针对查办的堰下村党支部书记章某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虚构高标准农田项目、套取财政资金的案件,督促相关单位在财务制度执行、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等方面落实整改,推动以案促改促治。
整改推进会后,该县财政局会同该县农业农村局健全完善《崇阳县小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批、招投标等各环节管理要求。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前期谋划、过程执行、后期验收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该县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让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发现的问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案促改促治,与职能部门共同会商,深挖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廉洁工程。
湖北省纪委监委督促省农业农村厅深入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回头看”,开展项目稽查试点工作,启动高标准农田“投建运管”一体化推进试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等级评估工作,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走深走实。
针对少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的工程质量不达标、建后管护不力、地力培肥不足等问题,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工作指引》《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266项,明确职能职责,确保整改落地落实。
保康县纪委监委在查办高标准农田系列腐败案后,向县农业农村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围绕“压实监管责任、健全内控机制、深化纪法教育”等方面提出整改建议。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制定整改方案、成立专班,围绕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管、项目验收、资金拨付、后期管护等环节,对2019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所有项目开展全面梳理排查整改。同时,健全完善《保康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机制,织密织牢项目监管网络。
为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湖北省各级纪委监委干部深入高标准农田一线,察民情、听民声,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柳林子电灌渠年久失修、严重影响近8000亩农田生产的问题,松滋市纪委监委压紧压实整改责任,督促该市农业农村局把柳林子灌渠和水源泵站新建任务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增补项目,推动建成新的排灌渠道,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保障问题,惠及农民近万人。
日前,巴东县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检查时发现,水布垭镇大面山村标段的高标准农田土层薄、石头多、平整度差,达不到耕种要求,随即将问题反馈给镇党委政府,要求立即重新改造。该镇党委政府联合农业部门立行立改,组织力量捡拾、转运石块,降坡整地。
如今,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顺利通过验收,改造后的一块块斜坡变成平整的梯田,清澈的水流顺着崭新的渠道流向土地。
通城县北港镇农田水渠因常年失修,沟渠堵塞,春灌受阻,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该县纪委监委将该问题列入监督清单,推动县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台账16项,目前已完成13个行政村2.3万亩高标准农田的整改。
看着汩汩清流顺着农渠涌入田间,北港镇枫树村村民李兴汉感慨道:“以前,年年都为这水发愁,天旱时渠道没水,眼睁睁看着禾苗干渴,更别谈收成了。今年这水引得很及时,一定有个好收成。”(通讯员 杨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