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知名主持人,自曝曾患精神疾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3:08:00    


4月12日,主持人齐思钧在直播中首次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热议。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

他表示:“一切都过去了,我经历过来了,一切都在向好。现在是以一种非常轻松的态度讲述这件事。”齐思钧称希望大家不要过于紧张,一起正确看待。

图片

齐思钧,本名齐岱泽,1994年4月13日出生于山东泰安,中国内地男主持人、一级播音员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2016年,齐思钧被芒果娱乐签下成为湖南卫视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双相”是什么?



“双相”的全称为
双相情感障碍
是一种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精神疾病

患者会长期受到情绪反复的折磨

还有自残、自杀的风险
因其有抑郁发作的典型特征

常被误诊为抑郁症

但实际上

它却比抑郁症更可怕

双相情感障碍

包括双相Ⅰ型障碍

和双相Ⅱ型障碍两种
双相Ⅰ型障碍是指

至少有过1次躁狂发作和反复发作重性抑郁

而双相Ⅱ型障碍是指

反复发作的重性抑郁和轻躁狂


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特征?



· 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浑身乏力,思维反应迟钝,自怨自艾。


躁狂发作时,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口若悬河,精力充沛,冲动易怒。


· 伴有睡眠障碍


抑郁伴发的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白天感到疲乏。


躁狂伴发的睡眠障碍:睡眠需求减少,感到精力充沛,工作、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 抑郁表现持续两周以上或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


· 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


不能好好学习、工作,与他人交往困难等。


天才病?
危害极大,别轻视


轻躁狂状态的确能激发创造性。

患者处于轻躁狂状态时,思维敏捷性高,工作效率和创造性会被极大激发。著名政客丘吉尔、艺术家梵高等人都曾患有此病,这种病也被不少人称为“天才病”。


然而,多数患者并非“天才”。发病时还会引发酗酒、药物滥用、自杀等社会问题,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高自杀和高共病率的精神疾病。在所有精神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最高,大约是普通人群的20~30倍。


病因有哪些?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有研究显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压力及季节变化等均在发病过程中起到较为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信息传递等过程,导致躁狂和抑郁等症状。

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障碍等更为突出,但其遗传方式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属多基因遗传。家系研究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患双相I型障碍者,较对照人群高8~18倍。父母中若一方患有双相I型障碍,其任一子女患心境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相I型障碍,其子女患心境障碍的几率达50%~75%。


通常认为,遗传是可能导致双相障碍的明确危险因素。而具有这种风险的人,在一定负性环境因素的促发下发病,如童年不良经历、人际关系特别是婚姻关系的紧张、丧失亲人、失业等。


神经生化方面的研究显示,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紊乱与双相障碍关系最为密切。个体神经发育过程、内分泌与激素水平、遗传决定的表达过程等均与发病有关。


另外有些研究者认为,社会因素是导致双相障碍的重要原因,包括童年虐待、压力性生活事件、离婚或独居、自尊低、基因遗传、不良生活习惯如缺少睡眠、过量使用酒精或药物



得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



双相情感障碍是连续的疾病谱系,治疗方面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石

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既要治疗躁狂症状,也要治疗抑郁症状,还能预防复发。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迁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也是长期的过程,除了要缓解急性期症状,还应坚持全病程治疗,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同时,家属、家庭要给予支持和配合。如监督服药、观察治疗是否存在副作用、适当调解家庭内部人际关系。


该疾病在青少年人群中高发。若孩子遭受、目睹重大创伤事件,需要父母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 让孩子表达出负面情绪,真诚接纳,共情,给予信任感和安全感。


· 引导孩子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和行为有正确了解与认识,减少自责心态。


· 给予足够的陪伴和鼓励,减少说教并认可其长处。


· 一起运动,合理释放内心负面情绪。


· 若病情加重,要及时就诊。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率高,几乎会终身发作,且发作频率高,需坚持长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巩固和维持期的治疗,可控制症状、防止症状复发、促使身体缩短病程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只要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过上正常健康的生活。

悲痛!郭爱克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离世
事关住房公积金贷款!河北最新通知


热门视频



源:广州日报、齐鲁晚报、南方日报、央视新闻、新闻晨报、健康北京

责编:房淑婧 赵鹏 高琳哲

编辑:赵若云


长城新媒体宠粉啦

本期奖品:定制笔记本(颜色随机)


图片


如何参与:
③获奖名单将于每周三在此公布,请获奖者在当日私信发送“姓名、联系电话、收货地址”到长城新媒体微信,我们将尽快寄出。

说明:
①数据由微信后台自动统计。
③每周获奖名单如与上周获奖名单出现重复人员,则不再发放奖品,然后在本个周期中进行递补,直至各补满5人。

相关文章

    知名主持人,自曝曾患精神疾病

    4月12日,主持人齐思钧在直播中首次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热议。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他表示:“一切都过去了,我经历过来了,一切都在向好。现在是以一种非常轻松的态度讲述这件事。”齐思钧称希望大家不要过于紧张,一起正确看

    手抖、动作变慢、肢体僵硬……警惕!可能是帕金森病

    生活中,许多人出现过手抖或者身体其他部位不由自主微微颤抖的情况,人们往往并不在意,其实颤抖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危险的“抖”疾病:小脑萎缩、脑卒中、脑瘤症状:这类疾病常表现为意向性震颤,也就是肢体在越接近目标物体的时候,震颤幅度越大。此外,还常伴随言语不清、眼球震颤、动作不协调等症状。难缠的“

    22点和23点睡觉,差距到底有多大?

    晚上11点,有的人已经进入梦乡,有的人则在熬夜玩手机……在医生看来,10点睡还是11点睡,看起来只是差了一个小时,实际上,对健康的影响差了一大截。22点和23点睡觉,差距在哪?综合来看,这两个入睡时间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4个区别。22点入睡,精神状态更佳你可能早有体会,哪怕只是提前一小时睡觉,第

    持续算法透明化,饿了么主动公开计价算法机制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婕积极落实算法应用向上向善,进一步推动算法透明化,饿了么持续在行动。潮新闻记者获悉,近期,在上海举行的蓝骑士圆桌恳谈会上,饿了么对计价算法进行公开,与骑手、物流商代表及专家学者等一起坦诚交流,进行多元化沟通,以进一步透明化算法逻辑,保障骑手接单公平、收入公平,持续加强骑手权益保

    东契奇落泪,两万人同悲!达拉斯见证NBA最虐重逢

    铺满美航中心两万张观众席的T恤上用斯洛文尼亚语写着给当晚特殊客人的寄语:"Hvala za vse"即"感谢你的一切"。这些承载着达拉斯六年半深情的T恤,在周三夜晚卢卡·东契奇独坐湖人替补席时显得格外醒目。当赛前致敬视频播放时,这位斯洛文尼亚天才不断用毛巾擦拭泪水,那一幕不知道令多少人情绪翻涌。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