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开始抢答!”随着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小学教师李欠的一声令下,学生们快速点击学生机上的抢答按钮,课堂瞬间化作思维碰撞的竞技场。
这一幕,是河西区自2023年启动智慧教育建设项目以来的常态。随着智慧课堂、智慧黑板等信息化产品的深度应用,昔日的传统课堂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
“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中反馈不及时、评价跟不上的弊端,让学生的困惑与成长第一时间呈现,教师也能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实现了精准教学。”李欠表示。
在《确定位置》一课,空间观念这一概念往往因抽象而让学生理解困难。借助智慧课堂系统,李欠创新设计了“拦截台风”互动游戏。学生根据文字提示,可以在学生机上估算台风位置的距离和角度,通过点击屏幕验证判断,在趣味实践中直观理解知识,将抽象的空间位置关系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动态学习体验。
这样的创新实践并非个例。在南开翔宇学校小学部,教师另辟蹊径,利用AI黑板的语音交互功能创新性开发即时表扬功能,一朵朵“数字小红花”在课堂上绽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AI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改变了课堂形态,也推动着教师专业发展。南开翔宇学校借助AI黑板的“实录分析”功能,实现了课程的无感录制与智能分析,为教师提供了精准的教学反思依据。同时,课堂实录经过切片化处理后,师生均可随时回放重点内容,提升了教与学的效率。
“以前录课需要专门设备和人员,现在一键就能完成,还能获得专业分析,让教学改进更有针对性。”该校教师表示。
河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教育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重塑了教与学的关系。未来,河西区将加大智慧教育建设的推广力度,推动区域教育从“单校试点”迈向“全域协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