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近一半花在它身上,提振消费如何用好这个新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06:21:00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并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如此高规格、高密度地发布提振消费的政策、文件,这在以往并不多见。

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须结合自身优势特点,顺应消费需求变化趋势,聚焦关键消费领域类别,精准施策提振消费。其中,服务消费是重要发力点。3月17日,上海市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其中明确指出,服务业扮演了“经济主引擎”角色,对推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等具有重要作用。

服务消费的独有特征,使其在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方面,具备极强引擎功能。

高效畅通“就业—消费—增长”良性循环

近年来,服务消费增长不断加快,表明我国消费结构在加快转型升级。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专列“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并提出6项重点任务,涵盖养老托育、文化旅游、餐饮家政等多方面。

从供给侧来看,服务消费多与生活性服务业密切相关,而生活性服务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以及上下游关联产业较多的产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部门。服务消费需求活力的激发,持续传导至生产端,有利于各类生活性服务业扩大再生产,进而更加强化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终达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居民增收的效果。

从需求侧来看,服务消费已经成为消费增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7.5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以美元计首次突破万亿美元;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2024年,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016元,同比增长7.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6.1%。

这意味着,服务消费,占据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近“半壁江山”。

服务消费能够通过反向传导,助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进而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以自身规模扩张,提振消费市场,高效畅通“就业—消费—增长”良性循环。

跨界融合催生“多领域联动消费”生态圈

服务消费正以其创新性、渗透性、协同性特征,开展多元跨界融合,在重构消费市场格局的同时,催生出多领域深度嵌套的联动消费生态圈。

比如,在多元技术加持和消费升级背景下,服务消费突破传统行业边界,通过技术赋能、场景叠加和要素重组,形成“文旅+科技”沉浸式体验、“健康+养老”全周期管理、“教育+数字”个性化供给等新兴业态。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释放出乘数效应,更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与横向耦合,带动制造、金融、数据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在此过程中,消费者从单一服务购买者,转变为生态圈价值共创者(如短视频内容平台等),进一步激活需求端反哺供给端的良性循环。通过这种联动效应,服务消费生态圈正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消费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支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持久动能。

服务消费数智化进程,加速塑造新型消费场景

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数据显示,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渗透率分别达到10.78%、25.03%和45.63%,显示出服务业在数字化进程中的领先地位。随着AI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消费者体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个性化与智能化,服务消费的数智化进程正在持续加速,且服务消费的数智化进程正依托大模型、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加速重构消费场景,推动服务供给向“深度智能、即时响应、精准适配”方向跃迁。

比如,基于多模态交互大模型的智能客服系统,已实现从标准化问答到情感化沟通的进化,形成24小时在线的“认知型服务中枢”;生成式AI驱动的个性化推荐算法,通过解构用户行为数据与场景语义,可动态生成“千人千面”的消费解决方案;而融合数字孪生与AIGC技术的虚拟导购、智能管家等创新应用,更在文旅、零售、家政等领域,搭建起虚实共生的沉浸式交互空间。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催生了“需求即生产、交互即服务”的消费新范式,更通过端到端全链路数智化改造,打通消费数据与供应链、生产端的实时反馈闭环,倒逼服务流程再造与产业协同创新

服务消费成为上海扩大内需与提振消费的新引擎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会加速增长;当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时,服务消费将成为主导。

2024年,上海人均GDP首次超过3万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78.2%,上海在全球服务网络中的核心枢纽位置和能级不断攀升。鉴于此,对上海而言,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恰逢其时且优势突出。

为此,必须精准施策,促进服务消费扩量、提质、升级。

持续优化多层次、多领域服务供给。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深入挖掘上海高端服务与文化IP资源等,推出一批具有网红效应和可持续引领功能的个性化服务消费场景,引流带动多层次服务消费;组织服务业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菜单”,延长外地来沪游客在沪时长并挖掘消费潜力。比如,鼓励高端酒店推出与入住天数挂钩的高水平增值服务,鼓励经济型酒店针对外地来沪游客推出与入住天数相挂钩的折扣优惠计划等,政府部门提供相关支持政策。

持续推进文旅商体展融合联动发展。上海要通过深化线上线下、文旅商体展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更加注重演艺市场的衍生产品开发、周边产业培育,放大演艺、赛事、展览等活动的消费带动效应;通过策划像古埃及文物展等文博大展活动,打造爆款,引流赋能,促消费潮流化,放大文博大展和赛事演艺活动结束后的持续引流变游客流量为消费流量,变瞬时“潮汐效应”为可持续的“长尾效应”

持续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上海应积极争取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政策落户本市。同时,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优质生活性服务进口,以更好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通过持续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升上海多领域服务业市场竞争性水平,进而吸引更多经营主体参与竞争以及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营造服务业健康发展环境。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标题: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近一半花在它身上,提振消费如何用好这个新引擎?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张伯超

相关文章

    上海维宏取得用于解析并导入三维管材刀路的方法、装置等专利

    金融界2025年4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用于解析并导入三维管材刀路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4329666 B,申请日期为 2021年12月。天眼查资料显示,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

    上海观测未来取得一种提取自定义脚本print函数输出内容的方法专利

    金融界2025年4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观测未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提取自定义脚本print函数输出内容的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4443179 B,申请日期为2022年1月。天眼查资料显示,上海观测未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

    以科技解码玉石中的文明,上海玉器研究鉴定实验室在上海大学成立

    4月3日,上海玉器研究鉴定实验室揭牌暨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据悉,上海玉器研究鉴定实验室将聚焦玉器材质溯源、工艺技术分析、考古文化阐释等方向,推动光谱分析等现代科技与眼学研究深度融合,联通校内高水平科研平台,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培育青年人才,孵化创新成果。上海玉器研究鉴定实验室学术委员

    人民日报聚焦山东潍坊安丘市:跨村联建 扩大共富“朋友圈”

    山东省安丘市实施“跨村联建、强村共富”工程——抱团发展 共同致富扎竹骨、绘图案……走进山东潍坊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胜利何家屯村“欣鸢共富工坊”,工人们正忙着制作风筝。“村民在这里上班,每年少说能收入3万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在工坊里,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孙学文介绍,工坊已开发各类产品60

    创金合信芯片产业股票发起C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3.22%

    4月3日,创金合信芯片产业股票发起C(013340)下跌1.31%,最新净值0.97元,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3.22%。据了解,创金合信芯片产业股票发起C成立于2021年9月,基金规模2.42亿元,成立来累计收益率-3.16%。从持有人结构来看,截至2024年末,创金合信芯片产业股票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