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元评价助本科生释放多元潜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09:40:00    

毕业论文之外,建构多维度的毕业生质量保障机制,需要把握好关键

近日,有媒体刊发报道,国内多所高校探索多元化评价体系,本科毕业考核不再“唯论文”,引发关注。

报道称,近年来,国内有不少高校已就包括本科生在内的毕业生评价问题展开探索,为学生开辟多元成长成才赛道。在申请毕业和学位的条件方面,不少高校规定,除了完成毕业论文,本科毕业生还可以根据个人所在的学科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发展要求实际,选择以发表高质量学术期刊论文、毕业设计、申请科研专利或者以科研成果转化等创新成果方式,来代替传统的毕业论文考核。

上述举措无疑是践行“破五唯”的生动案例,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普遍欢迎,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毕业渠道。但是,伴随着毕业考核标准的多元,也有公众表达了对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的担忧,即随着毕业条件的多元,是否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并扩大人为干预学生毕业流程的空间。

笔者认为,面对部分公众的关注和疑问,高校应进一步增强严把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意识,学生的毕业条件可以多元,但评价标准不应降低;评价标准可以拓展创新,但相应的评价规则必须制定到位。不仅如此,高校还应切实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环节,不断完善包括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同时,还应运用好课程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学工部门的思想道德评价以及实习单位的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等,通过持续丰富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多元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今年年初正式实施的学位法,对于学位授予及其相关要求进行了明确界定,针对本科生毕业标准,学位法规定“接受本科教育,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通过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等毕业环节审查,表明学位申请人达到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者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初步能力,授予学士学位。”国家用专门法律的形式,为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做出了规范,并提供了相对多元的毕业通道,有助于受教育者发展多元潜能,引导各高校不断创造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在毕业论文之外,高校要建构多维度的毕业生质量保障机制,需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一是强化学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分析自身学科专业和爱好特长,合理选择毕业要件。二是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毕业标准和实施细则,让毕业生拥有更宽广的选择空间,从而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同时,各高校应加快完善相关的监督、评议机制,确保毕业流程公平公正。

(作者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19日 第02版

作者:张雷生

相关文章

    西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回应留学项目争议

    “西工大继续教育”微信公众号6月29日发布关于留学服务中心项目的情况说明。情况说明表示,近日,部分公众和媒体对西北工业大学开展的留学项目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西北工业大学开展的“1+3/2+2”留学项目、香港名校留学预备项目、继续教育学院新加坡1+2.5 SIM项目以及继续教育学院马来西亚留学1+3预

    三千岗位“职” 击青春!平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对接招聘会火热来袭

    三千岗位“职” 击青春!平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对接招聘会火热来袭6月27日下午,平凉市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对接暨东西部劳务协作大型招聘会将拉开帷幕。这次招聘会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党委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划重点丨湖北上新64条,事关婚假育儿、企业用电、创业支持

    近日,湖北正式印发《加快建成支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若干政策》聚焦加快建成支点,围绕增强居民及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7个方面64条政策举措,为支点建设助力赋能、提供保障。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的政策1.更大力度提振消费加力开展以旧换新;推行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购房

    坪地街道“校企联谊”活动促成24项合作协议

    6月20日,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举办2025年“校企联谊”人才培养引进合作交流活动,以深化辖区企业与全国各地院校的长期合作机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活动邀请了湖南理工学院、大连工业大学等13家院校代表,深圳市建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杰科数码有限公司等24家坪地重点企业参加。参观企业 上午,

    四川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把人生答卷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5年毕业季的蝉鸣渐起,莘莘学子即将告别校园迈向职场。四川大学(以下简称“川大”)法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马晓梅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凉山州开启人生新阶段。“在母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里,我找到了人生坐标。”这位年轻学子的抉择,是川大近年来推动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生动缩影。事实上,像马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