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形机器人行业观察:Figure年产能剑指10万台;美的、长安加速布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07:05:00    

人形机器人行业近期迎来密集动态:美国企业Figure宣布启动BotQ工厂建设,计划四年内将年产能提升至10万台;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美的集团首度曝光人形机器人样机,长安汽车则启动供应商公开寻源推进研发项目。行业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并行,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进入加速期。

FigureBotQ工厂:垂直整合与智能化生产并举

BotQ工厂作为全球首座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量产基地,其第一代生产线年产能为1.2万台,目标在未来四年内实现年产能10万台。为实现这一目标,Figure采用了垂直整合制造模式,从原材料采购到组装全流程自主把控,确保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公司强调,该模式能够快速响应设计变更,缩短产品迭代周期。

在生产技术层面,BotQ工厂引入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软件平台,推动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此外,自主研发的AI软件Helix直接控制生产线机器人,减少对传统输送系统的依赖,进一步优化自动化水平。这种技术路径不仅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也为未来“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闭环模式奠定基础。

产品迭代方面,Figure正从原型机Figure02向量产机型Figure03过渡。Figure03通过简化设计减少零部件数量,并采用注塑成型、压铸等高效工艺替代传统数控加工(CNC),将零部件制造时间从数周缩短至数秒。这一变革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为大规模商业化铺平道路。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美的、长安瞄准技术与场景突破

美的集团近日首次公开人形机器人样机,展示了其握手、比心、执行语音指令等功能。该机器人由新成立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聚焦核心零部件与整机开发。美的集团副总裁卫昶表示,公司策略为“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推进家电机器人化短期落地,另一方面布局人形机器人中长期技术。美的此前通过收购库卡积累工业机器人经验,计划将人形机器人技术延伸至工业制造场景。

长安汽车则通过公开寻源加速人形机器人研发进程。根据规划,公司计划在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重点突破驱动、动态控制等核心技术,推动机器人向低成本、高可靠性方向演进。长安的布局与其“海陆空立体交通”战略协同,目标构建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行业趋势:规模化与技术创新成竞争核心

Figure的垂直整合模式与BotQ工厂的产能规划,为行业提供了规模化生产的标杆案例。与此同时,美的、长安等企业通过场景探索与技术攻关,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尽管成本控制仍是普及关键,但制造工艺革新与智能化生产体系的成熟,正逐步消解这一瓶颈。随着2025年商业化量产节点的临近,人形机器人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格局重塑。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关文章

    制造业等4个行业继续实施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

    财政部、税务总局22日发布公告,完善留抵退税政策,调整部分行业退税比例和条件,提升政策精准性,突出对重点行业的支持。留抵退税是指当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财税部门将增值税未抵扣完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根据公告,从今年9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起,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速腾聚创Q2营收4.6亿元,机器人业务增长6倍

    8月21日,速腾聚创(RoboSense)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第二季度,总营收约4.6亿元,同比增长24.4%,环比增长38.9%。产品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2.3%提升至27.7%,连续六个季度环比上升,其中机器人领域毛利率达41.5%。基于自研芯片技术积淀,速腾聚创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成功举办省级ANH技术继教项目

    为深化区域围术期血液管理能力,强化医疗安全保障体系,并高效利用宝贵血液资源,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手术麻醉科于8月16日成功承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技术临床应用”培训班。咸阳市卫健委副主任马剑、二一五医院副院长张小弟、陕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薛荣亮教授

    业界人士话中国零售业创新发展:数字化、个性化、国际化

    中新社南昌8月17日电 (记者 吴鹏泉)以“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零售业高质量发展大会17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与会业界人士围绕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与新路径进行研讨。当前,中国零售业处于变革关键期,科技创新加速重塑零售业态。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

    堂食与外卖“两副面孔”?合力共治“双标”外卖

    堂食用鲜肉、外卖用冻肉,外送分量缩水,瓶装饮料外卖价格比堂食高近50%且“单点不送”……近日,不少餐饮店堂食和外卖的“双标”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外卖的特殊性为“双标”提供了可乘之机。受制于配送时长和温度变化,外卖食物的口感与形态容易发生变化,消费者对原材料的敏感度降低,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的行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