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昆明已创建80个省级振兴村、180个美丽乡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1:09:00    

掌上春城讯 昆明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坚持“环境之上有生态,生态之上有旅游”的理念,着力把资源利用好、环境保护好、乡村建设好,打造“始于山水,归于烟火”新场景,目前已构建起城乡设施互联、服务均等、要素互动、产业协同的新格局,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等新业态加力提供“昆明经验”。

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昆明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乡村绿美公路2900余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自然村通村公路通畅率达89%,不仅让城乡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更搭建起了一条条产业发展路、群众致富路。目前,昆明建制村通客车、通邮率达100%,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8.63%、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8.09%;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党员积分、评分细则等制度,支持群众事情群众办,人居环境提升走在全省前列。目前,昆明已成功创建80个省级“千万工程”振兴村、58个省级绿美村乡(镇)、180个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在服务均等方面,昆明建立“名校+弱校、公办+民办”的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模式,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农村地区初中升学率稳步提升;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保障“均等化”,参保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为城乡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全市143个涉农乡镇实现金融特派员“一镇一员”,让基础服务不出村、综合服务不出镇,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的每个角落。

全国首创整村“一码支付”

在激发城乡活力方面,昆明在全国率先开展“乡村CEO”创新实践,引进职业经理人经营村庄,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居全省第一。在全国首创整村“一码支付”机制,村内业态收益按比例(2%)提留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公共资源转化为共同经济利益;顺利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个国家试点,“三权分置”释放资源活力;在全国首次开展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科学监管体系试点,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依法开发利用,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为推动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昆明还构建了城市精深加工与农村生产原料的产业发展体系,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实现城乡产业的优势互补;推进农业创业示范村和农业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共富车间、共富集市、幸福里电商直播基地等新兴产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群众增收30%以上;“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覆盖所有乡镇,城乡产业吸纳就业21.04万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昆明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廖兴阳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英华
责编:曾欣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

    天安门广场,期待值拉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即将于9月3日举行。目前,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布置已基本就绪。此次的广场布置有哪些特点?一起先睹为快↓01色彩主题鲜明金红绿三主色填充整场观礼台的座椅布置,颜色主要有金红绿三色。金色采用的是丰饶金,红色选用的是城墙红,而绿色选用的是橄榄绿。金色代表人

    城东区“青唐大讲堂”为现代康养产业注入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 悠然)8月29日,城东区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青唐中藏医药大讲堂”系列活动,以“拓宽康养发展新空间,融合中藏医药精髓”为主题,深度融合中藏医药智慧与现代康养理念,为基层医疗赋能,为群众健康服务。据了解,此次活动聚焦三大核心板块,多维度推动中藏医药文化传承与应用。一是普及中藏医药经典理论与

    永昌:特色农业“多点开花” “一村一品”勾勒乡村新图景

    建成高原夏菜万亩规模化生产基地、打造千亩标准化示范片区、开展有机蔬菜种植试点、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近年来,永昌县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然地理优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为引领,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节水、生态多元方向转型。走进六坝镇下排村,1800亩张杂谷如一片绿

    昭通成功应对8月21日至22日强降雨,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险情

    8月20日晚,昭通召开全市防汛调度会议,对8月21日至24日新一轮强降雨进行调度安排。8月21日7时至22日7时,昭通市9个县(市、区)40多个乡镇普降暴雨和大雨,共出现大暴雨1站,暴雨36站,大雨93站、中雨115站、小雨75站。出现短时强降水(小时雨量20毫米以上)53站次,最大小时雨强57.5

    漯河市郾城区龙塔街道:开展“扫黄打非·消防排查”行动 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王书杰为营造健康向上、安全有序的社区环境,近日,龙塔街道组织海河路社区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开展“扫黄打非”与消防安全排查行动,以“细致查、用心讲”为抓手,全力守护群众精神文化安全与居住安全。在“扫黄打非”环节,针对书店、文具店、打印店及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工作人员逐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