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明星夫妇自曝:儿子突然确诊!医生:这类病并不少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8:52:00    

近日,演员雅琦在其视频账号上分享育儿日常,并透露她的儿子糖豆曾患抽动症。此消息一出,很快引发网友热议,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儿童抽动症这一疾病。

4月5日,武汉儿童医院专家表示,我国有近1000万抽动障碍患儿,他们容易被误诊,也容易被周围人误解,需要家长、老师的理解和陪伴,越是严厉管教,反倒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

日前,雅琦在视频中分享时表示,儿子小时候被诊断患有抽动症,症状表现为频繁耸鼻子、挑眉毛等。此后,她和李子雄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并积极配合治疗,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雅琦提到,过度求医或盲目尝试偏方可能适得其反,科学评估与耐心坚持才是关键。

雅琦的视频引发了不少家长关注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

自己身边就有抽动症的孩子

据了解,雅琦是TVB著名演员李子雄的第二任妻子,两人2018年育有一子。李子雄是香港知名影视男演员,因出演的大多是阴险狠辣的坏蛋,李子雄被称为香港TVB“御用反派” 。

李子雄1982年通过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出道,1985年被徐克发掘,凭借电影《英雄本色》中的反派角色谭成一举成名,并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他参演了多部知名电视剧和电影,如《阮玲玉》《倩女幽魂3:道道道》《跛豪》《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新难兄难弟》《神雕侠侣》《赌侠1999》等。

1989年,李子雄与无线电视签下部头合约,开始拍摄电视剧。在多部TVB剧集中,曾担纲重要角色:

  • 《天地男儿》饰演亦忠亦奸的叶永昌;

  • 《寻秦记》中饰演反派赵穆;

  • 《大唐双龙传》中饰演奸角宇文化及

视频截图

10个孩子中就有1人患病

“这类疾病在临床并不少见。”担任中国抽动障碍协作组组长的武汉儿童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智胜教授介绍,抽动障碍患病率为2.5%,按照目前我国20%以上人群处于18岁以下年龄段来估算,儿童抽动障碍患者人数近1000万,几乎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抽动障碍患者。

医生表示,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一般早期最常见的是面部肌肉抽动,如眨眼、挤眉、耸鼻,继而出现摇头、耸肩、扭颈等运动抽动,还可能有喉部不自主地发出异常声音,少数患儿会不自主地说脏话等。从临床来看,半数以上患儿可以伴有一种以上的共患病,包括多动症、强迫症、焦虑症、学习困难、睡眠障碍等,临床上很容易误诊。

“该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孩多于女孩,以5至10岁最为多见,一般在10至12岁时症状表现最严重。”刘智胜说,约半数以上患儿到18岁以后症状可能消失,但部分患儿还可能延续至成年。

值得关注的是,抽动症的孩子容易被误解,以为是故意调皮捣蛋、挤眉弄眼,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多方压力下,孩子的心理压力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反倒会加重抽动障碍的症状。

专家呼吁让孩子们“慢慢来”

医生表示,他和团队曾接诊了一位10岁男孩,上小学后经常被老师请家长。据老师反映,他在学校很“调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动来动去,还发出鸟叫一样的怪声,成绩在班上摆尾。平时,他还喜欢挤眉弄眼、摇头晃脑。家长带他反复排查,效果不明显。直到2024年,家长带孩子到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看病,经过专业检查及评估,孩子才确诊为抽动障碍合并多动症,因此导致一系列行为异常,进而影响到学习。经过近一年的对症治疗,目前,孩子的情况大大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被确诊为抽动障碍,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刘智胜教授解释,抽动障碍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但可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等,导致注意力下降、学习受到影响等,需尽早干预治疗。

孩子的疾病会延续至成年,是否会影响将来成家立业?对此,中国抽动障碍协作组秘书长、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孙丹教授表示,抽动障碍可延续到成人,对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可能产生不良影响,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慢病管理。不过,通过积极干预和治疗,约半数以上患儿到18岁以后抽动症状可能消失;部分患儿还可能延续至成年,但只要抽动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无需太在意。

“治疗抽动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医生,还需要学校、家庭的关注和支持,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关爱,同时更需要孩子的参与和配合。”刘智胜教授呼吁,希望全社会联手为抽动障碍患儿营造宽松的成长氛围,让他们能“慢慢来”。

来源:半岛晨报

相关文章

    今日出伏!高温持续、温差拉大,这五件事不宜做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在经历30天的三伏天后今天(8月19日)终于出伏啦!虽说最热的三伏天结束了但别高兴得太早从出伏到秋分的这段时间仍然暗藏“凶险”“秋老虎”发威、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种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不仅容易出现感冒和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症状,还可能诱发脑梗、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

    孩子频繁眨眼、揉眼,眼睛干涩……小心干眼症 | 呵护眼健康

    正值暑假,儿童青少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大幅增加。如果孩子频繁眨眼、揉眼,有眼睛干涩等情况,很可能是干眼症作祟。干眼症是由泪膜稳态失衡引发的眼表损害及不适症状。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方。在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它起着湿润、锁住水分、保护眼球表面等作用。当泪膜无法稳定地停留在眼表时,失去保护的

    立秋后,换季健康指南来了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中山街道上海花园小区,防疫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杀蚊虫作业。刘贵雄摄(人民视觉)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早晚却已悄然透出丝丝凉意。如何开启健康的秋季生活?养生保健该做哪些准备?多位专家就此给公众支招。  热凉交替,心脑血管拉响警报  “立秋不代表酷暑结束,8月到9月之间有一个‘秋老

    城市灯火与乡村星光 不夜荆楚点亮了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王理略 通讯员 鄂文旅 实习生 邹枫烨灯火璀璨处,荆楚夜未央。每天19时30分,武汉《夜上黄鹤楼》沉浸式光影演艺惊艳上演,引得游客赞叹不已。长江江面上,长江荣耀号满载游客穿行长江大桥,让境内外游客惊呼震撼。20时,十堰竹溪武陵不夜城《武陵梨园情》开锣,古戏台上皮影与真人演绎交

    助力孩子顺利开启小学生活

    很多家长一听到“幼小衔接”,可能第一反应是“要不要提前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李铁华解释道,其实,幼小衔接的核心不是“提前学知识”,而是帮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在心理、习惯、能力和社交等方面做好准备。心理准备, 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上小学的“好处”,避免传递负面信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