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农时不变”里的“农事之变” 清明播种时节看我省农耕生产之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09:09:00    

□本报记者 梁金池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句经年的农谚流传至今,仍是农人们信守的耕作指南。如若我们穿过时间的维度,截取黑龙江农业生产的一些碎片,在对照后便会窥见,在“农时不变”的定律里蕴含着“农事之变”。

清明前后,我省各地的春小麦陆续开播。作为东北春小麦主要种植区,72年前,黑龙江的春小麦播种现场是怎样的?记者在1953年3月21日的《黑龙江日报》里找到了答案。

这篇题为《克山、绥化、拜泉、望奎等县部分村先后开犁早种小麦》的报道,生动还原了当时的忙碌现场:播种前,“全村老乡加紧收拾犁套,有的连夜筛选麦种,拌肥料。”播种时“用十行播种机种小麦,为了防旱,用石头滚子跟着播种机后头压。播种机的开沟器紧贴着冰碴,种子都落在湿土里了,一下午种了一垧一亩地(即16亩地)。”

时空穿越回当下,2025年4月3日这天,无人机飞过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忠厚乡蓬生村上空,航拍画面里数千亩的黑土地上不见人影,机声隆隆中,一台260马力背负式小麦条播机匀速驶过农田,机身后留下63行笔直的条带,条带里被均匀埋下麦种。再看农机手正“悠闲”地坐在驾驶舱中,甚至有时间向无人机镜头挥手致意。

“我们这台新农机用上了北斗卫星农机导航系统,播下的小麦条带又齐又均匀,像这样一台机器,一天就可以播种500亩,一周就可以播完3000亩,省时又省力。”自打蓬生村党总支书记王永文记事儿起,这里就已经是省内知名的小麦主产区,如今科技解放了双手,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小麦质量,村里更通过党建引领发展小麦种植加工,他们的产品被摆上省内外消费者的餐桌。

从“10行播种”到“63行播种”,从“日播数十亩”到“日播数百亩”,从“全村齐上阵”到“几人就完成”……在横跨历史的文字呼应中,黑龙江的“农事之变”得以清晰展现。

“我省的这部春小麦种植发展史,同样也是一部汇聚无数匠心的科研‘进化史’。目前,我省拥有‘克丰’‘克旱’‘克春’‘龙麦’‘龙辐麦’等系列小麦品种,对夯实种业芯片作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克山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张起昌告诉记者,我省开启春小麦品种选育研究较早,其中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对“克字号”小麦(包括“克丰”“克旱”“克春”等)的研究更是与新中国同开创、共成长,成为我国东北春小麦区小麦研究的重要科研机构之一。

70余载的漫长时光中,克山分院小麦研究历经抗锈育种、多抗育种、生态育种、高产育种、超高产育种、品质育种6个育种阶段,创立了春小麦生态育种理论与方法,育成不同生态类型品种116个,引领和支撑了东北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累计种植面积近12.2亿亩,增产小麦500亿斤,增收300亿元,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

现如今,新时代的龙江小麦凭借坚实的发展基础,演绎出更多可能:省内一批合作社发展绿色有机种植,订单化生产小麦原粮颇受市场青睐;科研院所选育推广功能性小麦,包括“克春24”在内的彩色小麦品种持续满足食客多样化饮食需求;更多以小麦为主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麦菜复种”“麦豆轮作”等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日,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中,黑土地下传来生命萌动的细响。这场延续了五千年的春耕叙事,正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写下新的序章。

相关文章

    小麦收割正当时

    ↑ 5月17日,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港镇新东村数字农田里,农机手驾驶农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肖本祥摄) 近日,多地小麦相继进入成熟收割期。 ↑ 5月13日,农机技术人员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闹店镇检修搂草机,为麦收做准备。新华社发(何五昌摄) ↑ 5月17日,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七方镇

    从“靠天收”到“靠智管” 智慧田管新模式护航田野好“丰”光

    央视网消息:三夏时节,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抢抓农时。河南杞县:试用新设备 节水节能高效喷灌在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正值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最后冲刺期。在抗旱浇麦和一喷三防的作业过程中,当地的农技专家尝试应用新型喷灌装备,在保障小麦稳产增收的基础上,实现节水节能。

    科伦药业营收218亿销售费三连降 75岁刘革新“秀肌肉”为产品代言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为自家公司代言,科伦药业(002422.SZ)董事长刘革新也成了其中一位。5月8日晚间,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在集团官方视频号发布了一则令不少消费者感到震撼的广告,他赤膊出镜,展示健硕肌肉,为公司旗下产品代言。资料显示,刘革新1951年5月出生,当前已

    开门红:一季度,湖南新增存贷款分别达到4607亿元、3325亿元,均创下了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今年一季度,我省新增存款、新增贷款分别达到4607亿元、3325亿元,都创下了历史同期次高水平。一季度,我省金融总量保持较快增长。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万亿元,贷款余额7.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7.3%。一季度,全省新增存款4607亿元,新增贷款3325亿元,创历史同期次高

    擦亮品牌 “甘味”飘香

    农业金名片,标识六色花;五年摘四冠,百味入千家。代表甘肃省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甘味”品牌,再度取得耀眼成绩:“甘味”品牌在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排行中摘得“四连冠”,入选“2014—2024区域农业卓越影响力品牌”榜单;“甘味出陇”行动成绩斐然,“甘味”由“树品牌”向“拓市场”转段,在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