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四月的勐润,木棉花开得正艳,迎着边陲小村红红的朝阳,一支身着民族服饰、佩戴红色绶带的队伍格外醒目。

这支队伍是由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勐润分站的移民管理警察和辖区“银龄普法队”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法治宣传小组,在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他们走在一线用乡音传递法治强音,将国家安全意识的种子播撒在边境通道、村寨傣楼与市井街巷。

通道前哨:双语顺口溜敲警钟
“跨境带货要谨慎,陌生包裹莫帮运;国家安全千斤重,边民都是守护人!”清晨的西双版纳勐润通道,人来人往。“银铃普法队”队员波糯叫手持傣汉双语宣传册,用一段即兴创作的傣语+方言顺口溜,引得围观的出入境旅客们哈哈大笑。
经常往返老挝和中国的边民岩甩接过宣传单感慨地说道:“以前总觉得国家安全是大人物们的事,今天才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村寨庭院:板凳会话聊家常

在勐润村民岩光家里,十多个村民和民警围坐在一起,“银铃普法队”队员波南儿用哈尼语讲述着邻近村村民岩宰因轻信“高薪出境务工”陷阱,险些成为跨境犯罪工具的真实案例。“回去一定要告诉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千万不能相信网上的不实信息”。
村民们一边听着一边窃窃私语,还围着普法队员追问防范要点。队员们趁机展开“国家安全知识板凳会话”,将反间谍、反偷渡等法律条款用聊家常的方式讲给村民们听。
街头巷尾:情景演绎播种子
正值驻地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来临之际,迎来了勐润乡赶摆场,现场人声鼎沸。“边检普法小摊”前,民警们正在将真实案例改编成互动情景剧:队员们扮演的“境外情报人员”以重金利诱商户提供政府以及个人相关信息,退休村长查海现场教学应对技巧,围观群众争相拆穿骗局。

“原来危险就在身边呀!”00后村民依光香听后恍然大悟。印着“12339”的国家安全举报电话宣传海报成为街头“爆款”,卖菜阿婆主动将宣传单垫在菜篮底层说道:“每天来卖菜都能看到,天天看就忘不了!”
“移民管理警察”+“银铃普法队”的法治宣传组合,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宏大的国家安全转化为可知可感的身边事,让居住在边境一线的每位边民都成了一名“移动哨兵”,筑牢国家安全堡垒。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敏
实习生:岳宇
通讯员:黄远飞 钟涛
责编:毕群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