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座智慧的超大城市越来越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7:2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崔曜

江北区北仓文创街区,时尚的街景吸引市民游客驻足。

江北区北仓文创街区由一座老仓库和老旧居民小区改造而成。街区有各种潮品文创商店和特色餐饮小店,还有文化展厅、公共图书馆等。(摄于2024年4月28日)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供图)

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的重要讲话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重庆加快了步子。

一年来,重庆密集实施了150个城市更新项目,累计更新改造近2700万平方米。重庆也因此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

建成全国首个“一体建设、三级贯通”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整合“一朵云、一张网、一组库、一本账”,通过1362万个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城市运行风险,实现事件秒级响应与闭环处置……一座越来越“聪明”的超大城市渐行渐近。

存量变增量

老旧小区蝶变热门“打卡地”

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祖全

郑祖全

改造要改到居民“心坎上”

重庆北仓文创集团创始人李传波

城市更新既要注重“里子”,也要关注“面子”

李传波

阳春三月,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北仓文创街区,人群熙来攘往。

好玩、好逛、好拍,适合Citywalk(城市漫步)……老旧小区改造而成的文创街区成了年轻人的“新宠”,也是重庆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现在这里朝气蓬勃,以前可不是这样。”刚来塔坪片区时,重庆北仓文创集团创始人李传波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样子:5000平方米的旧仓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楼道堆满废弃家具……

“最开始,居民只愿意拆,不愿意改。”观音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祖全对改造之初的困境记忆犹新。

赢得居民的理解与支持是件大事。

在江北区住建委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街道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居民代表召开院坝会,耐心地给居民做思想工作: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塔坪片区的改造,要“治脏治乱治危,功能与品质提升,导入多元产业”。改造不仅能提升居住环境,还能令房子增值……最终,当地居民逐渐予以认可。

接下来的时间,社区工作人员一次次敲门入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群众意见反馈,根据居民需求进行“菜单式”改造——

建筑内,修缮居民楼道公共空间、行人扶手,增设楼道间消防设施、安装照明灯具,完成楼道治理。建筑外,启动专项整治,楼顶全面清扫、重做防水补漏、更换阻燃雨棚、新建空调落水管,室外增设排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李传波说,北仓文创街区的建设经历,让自己感受到城市更新既是对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等实体层面的更新,也包括对周边业态、文化氛围等人文理念的更新。

“城市更新既要注重‘里子’,也要关注‘面子’,内部环境变好了,外部也要打理起来,让建筑、社区与人产生自然的链接。”李传波介绍,文创街区是对闲置仓库的再利用,他和团队保留老建筑这一重要存量,打造出城市图书馆、生活美学馆、文化咖啡店、艺术体验空间、创意餐厅等增量业态。

事实上,塔坪片区的更新至今仍在进行。

郑祖全说,围绕加快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塔坪片区正在建设社区食堂、托育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着手引入社区物业公司,更好地照顾“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

“现在,我们已从实体建设转向文化层面的建设。”李传波介绍,今年北仓文创街区将举办社区规划艺术季,邀请成渝两地艺术家来北仓交流;打造社区创业基地,年轻人只要想到好点子,就能在北仓大胆试、大胆闯。

“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郑祖全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更新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改造要改到居民‘心坎上’。”

数字赋能

城市体征指标尽在掌握

江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指挥调度科负责人易立

易立

城市运行和治理的各类体征指标,在这里也尽在掌握中

渝中区七星岗街道党建办公室主任李晨䶮

即便是最基层的治理中心,该有的功能“一个都不少”

李晨䶮

每到节假日,作为江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指挥调度科负责人,易立就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特别是今年春节的预警事件,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观音桥环岛上有一块液晶大屏,屏幕上出现的“我在重庆”4个字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去“打卡”。最佳拍摄位置是一座过街天桥。今年春节期间,这座天桥上人潮涌动,人数很快逼近天桥承载上限。

“人数超限!”现场监测感知系统生成预警信息,传输到江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屏上。

“我们随即向相关单位发布限流、疏导指令。商圈管理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人员疏导和交通管制,避免了过度拥挤带来的安全风险。”易立说。

在江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这座“网红”天桥的实时人流数量、环境风险源个数、市容环境设施问题结案率等体征指标,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实时更新。就像人的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一样,城市运行和治理的各类体征指标,在这里也尽在掌握中。

像这样“聪明”的基层治理指挥中心,重庆有不少。

走进渝中区七星岗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一块16平方米的大屏上跳动着辖区实时动态:智能摄像头自动监测垃圾桶垃圾溢出、独居老人久出未归、机动车违停……

“即便是最基层的治理中心,该有的功能‘一个都不少’。”七星岗街道党建办公室主任李晨䶮讲述了一件最近发生的事——

“咚咚咚!”快要入眠时,尚城华府小区业主张波被吵醒,墙壁传来的低频振动愈发清晰,仿佛有人在他耳边擂鼓。不少居民怀疑是附近电影院传来的噪音,第二天一早向街道投诉。

同时,在七星岗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红点闪烁,工作人员精准定位了噪音源头是附近的电影院,噪音超过设定的阈值。

当天,街道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上报了问题,并联合渝中区生态环境局、七星岗派出所与电影院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晚上10点以后减少排片量,增加降噪的设备,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李晨䶮说,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多部门联动协同,投诉一天之内办结,快速响应、高效处置让居民十分满意。

七星岗街道位于渝中母城,面临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占比高等治理难题。

“未来,街道会给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在老旧小区安装烟雾监测预警装置,开发实时关注独居老人水电气使用情况的系统,手环的数据、水电气数据、预警信息直通平台,一旦出现异常,将实时提示,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调度处置。”李晨䶮说。

截至目前,七星岗街道已搭建起“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局”的智治平台,汇聚辖区物业小区、108万平方米老旧住宅的“人、房、事、物”数据。

智慧应用

城市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游连

游连生

“工程渣土治理利用”应用将实现全市贯通实战

市城市管理局供节水管理处处长舒亮伟

要用数字化思维,重塑全市供水全周期管理

舒亮伟

近日,九龙坡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收到一条信息——一辆渣土车可能存在冒装未密闭违规行为。该车的车牌号、行驶路线等信息被传送到相关部门。大概40分钟后,执法队员赶到现场核实处置。

渣土车智能监管得益于去年上线的“工程渣土治理利用”应用。“该应用围绕‘管住排渣工地、管住运输企业、管住消纳处置场’的目标,着力解决工地源头监管不到位、出渣量和末端消纳量底数不清、乱倾倒时有发生等问题。”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游连生说。

工地出入口的视频监控抓拍车辆进出图片,通过AI算法识别,实时掌握渣土运输车辆装载和运行情况;电子渣票是赋予每车次渣土的专属电子身份。渣土运输车装载完毕离开工地时,通过手机App向渣土运输车辆发放电子渣票,电子渣票自主关联许可信息、排渣工地、车辆号牌、运输路线和消纳处置场。运输车辆到达消纳处置场后,道闸识别车辆号牌,与电子渣票数据信息进行比对核验,信息不符的不允许入场;信息相符的抬杆放行进场处置,并自动核销渣票,由此形成闭环。目前,我市部分区县已形成“监控抓取—平台识别—案件派送—现场执法”的闭环,对冒装等违规行为及时查处。今年,“工程渣土治理利用”应用将实现全市贯通实战。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重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过去一年,重庆打造了水电气讯桥隧轨等多元应用场景,工程渣土治理利用、城市供水全周期管理、渝畅停、共享电单车监管、数治窨井盖、化粪池监管等一系列城市管理数字化应用不断向基层延伸。

“上清寺街道嘉西村社区供水管道出现爆管。”去年夏季的一天,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收到一则预警后,当即转派街道和水厂工作人员现场核实情况。经核实,西村社区国宾医院处出现500毫米管径供水管道爆管。预警核实后,信息通过三级治理中心,汇报给市城市管理局。随后,渝中区相关部门协同开展抢修处置……5小时后恢复供水。

爆管问题高效处置得益于“城市供水全周期管理”应用的上线和基于三级治理中心城市供水爆管处置综合场景的贯通。

市城市管理局供节水管理处处长舒亮伟介绍,当爆管事件发生后,应用根据管网关阀智能算法,确定最小停水区域并智能匹配处置预案;在管道抢修环节,根据爆管发生的位置进行AI智能分析,明确需要调配的物资和协同处置单位,确保最短时间内进行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设施的调配并形成处置流程;抢修完成后,综合分析管网水龄、水质的变化,结合影响区域情况,形成水质安全方案,保障供水安全平稳运行。

“城市供水全周期管理”应用针对重庆山地城市多层加压等供水特点,通过物联感知设备,实时掌握供水运行动态,构建水力模型实时仿真模拟管网流量、压力、流速等管网水力状态;依靠先进的AI在线计算分析技术,实现风险预测、协同处置及服务评价等功能,提升供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要用数字化思维,重塑全市供水全周期管理。”舒亮伟说。

原稿点击:一座智慧的超大城市越来越近-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纳入规划!襄阳高速公路出入口+2

    4月23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经过全力争取二广高速樊城互通福银高速自贸区互通及316国道连接线3个项目已被成功纳入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范围襄阳城西、城北将各新增一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作为一条贯通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目前襄江大道向东可与东绕城高速(东津收费站)直接相连,而向西则需绕行邓城大道,

    以光影为媒!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6月在重庆永川启幕

    4月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重庆永川举办。本届电影节由国家电影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重庆市电影局和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承办。新闻发布会现场202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上合组织国家电影

    一座智慧的超大城市越来越近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崔曜江北区北仓文创街区,时尚的街景吸引市民游客驻足。江北区北仓文创街区由一座老仓库和老旧居民小区改造而成。街区有各种潮品文创商店和特色餐饮小店,还有文化展厅、公共图书馆等。(摄于2024年4月28日)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供图)重庆是我国辖区面

    让闲置空间重焕城市生机

    巴黎城市一角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在发展的漫漫长路中,全球许多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利用的难题。一些区域逐渐衰败,建筑被闲置,土地失去活力。不过,充满创意与灵活性的临时性城市更新策略,可以在不进行大规模拆迁重建的前提下,让城市重焕生机,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曙光。从粗放型增量扩张向精细化存量更新模式转型,已成

    文化中国行|750幅照片影像、310件手稿……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巡回展重庆开幕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尹诗语清风不问流年,艺术永远长青。4月23日上午,“崇德尚艺、潜心耕耘——中国文联知名展览开幕式现场。记者 尹诗语 摄“80后”老艺术家讲述艺术人生“我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电影演员,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少先队员,我永远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开幕活动上,87岁的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