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里老人出行不方便 怎么用社保卡替他们开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6 18:58:00    

家里的老人出行不方便

子女可以替他们开药吗?

个人医保里的钱可以给家人使用吗?

办理“家庭共济”后

就医购药该使用谁的卡(码)?

不使用本人的医保就诊会有什么后果?

这些问题一一为您解答

一、 家里的老人行动不便,子女可以替他们开药吗?挂号、开药用谁的医保码(社保卡)?

可以。《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委托他人代为购药的,应当提供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因此,在老人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下,子女可以代其购药。

在医院或药店代开药时,用谁的医保码(社保卡)挂号、买药?

一是如果使用电子医保码,您可以通过“亲情账户”绑定老人的医保码,在办理挂号时出示老人的医保码即可。

二是如果使用实体卡,您要携带老人的社保卡,使用老人的名义挂号,并携带您本人的身份证(社保卡)等身份证明材料。

例如:小李替老李去医院开药,可以通过“亲情账户”绑定老李的医保码,在办理挂号时,直接使用手机刷老李的医保码即可办理。

可以关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

点击医保服务→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进入“亲情账户”操作页面

二、医保里的钱可以给家里老人使用吗?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余额可以通过家庭共济的方式给家人使用,但统筹基金不能共济使用。参保职工本人的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给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这些近亲属使用,但必须符合两个前提:

一是您的近亲属也参加了基本医保(包括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

二是您办理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请注意:家庭共济的是职工本人的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而非统筹基金。

三、办理“家庭共济”后,就医购药应该使用谁的码(卡)?

钱可以共济,码(卡)不能共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就医购药都必须使用患者本人的码(卡)。家庭共济政策“共济”的是职工医保参保人医保个人账户的钱,不是码(卡)本身。医保遵循的原则是“本人参保,本人享受待遇”。家庭共济后该原则不变,参保人依然使用自己的医保看病就医,按规定享受本人的医保待遇。

四、不使用本人的医保就诊会有什么后果?

不使用本人医保进行挂号就医或购药是“冒名就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轻则暂停本人医疗费用联网结算,重则构成违法犯罪。同时,医保信息平台会实时记录您的疾病史,将会影响您以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切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可以共济,但任何人的医保码(社保卡)都不能共用!

来源丨国家医保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全市工会开展“平安度夏送清凉”活动 2000多万元惠及超40万人次

    日前,沙河口区马栏街道总工会以党建为引领,在区总工会的支持指导下,积极联动市交通局、市第五人民医院及辖区多家爱心企业,整合资源开展“街企联建共携手,工会夏季润人心”主题夏季送清凉活动,发放450斤绿豆、300箱矿泉水、2400余斤西瓜等防暑降温物资,同时联动医疗资源在现场提供义诊服务,为户外作业一线

    民乐县三堡镇:守好救助兜底线 把好民生精准关

    民生无小事,保障暖人心。近日,三堡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联合县民政局对新申请民政救助和拟退出低保家庭开展入户核查工作,逐户摸清农户的真实情况,详细计算该农户的家庭收入情况,通过用细致的行动筑牢社会救助的“精准防线”,让每一份救助资源都能精准送达真正需要的群众手中。核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带着对困难群众的关切

    上海民警懵了!高龄老人误打误撞来沪,手臂上还有枚留置针...

    新闻坊2025-08-31 08:59:28近日徐汇分局南站派出所接路人报警一耄耋老人孤身坐在路边神情迷茫无助民警找到老人后发现她没有手机、身份证更棘手的情况是老人口音浓重根本没法交流啊!老人是谁?家人在哪?怎么来到这里的?为什么来这里?……一时间啥也问不明白!虽然心里很着急但细心的民警发现在老人的

    黄河号子 | “三阿哥”爱心餐,一份小小公益里的精神温度

    近日,由阿牛、阿东、阿飞三位来自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年轻小伙共同发起的公益组合,给环卫工人和老人送免费饭菜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让“关爱留守老人,弘扬传统美德”的暖流在网络空间传递。据了解,三阿哥因心疼环卫工人起早贪黑难吃上热饭,牵挂乡村留守老人用餐不便,萌生了“做公益爱心餐”的想法,这想法得到了身边

    想长寿,睡前三不宜、晨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健康和寿命起到了主要作用,剩下的是遗传、社会因素、医疗条件及气候的影响。可见,在决定健康和寿命长短这件事情上,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专家建议平时应做到——睡前三不宜、晨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01睡前三不宜■ 不宜吃太多一般推荐大家23点前入睡。专家表示,进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