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魏静敏 刘婷婷
4月15日,新郑恒禾农场的草莓育苗田里,一株株嫩绿的草莓苗焕发着勃勃生机。农场负责人刘海瑞正蹲在田垄间,仔细查看着“中莓香玉”草莓苗的长势,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去年试种了两个棚的‘中莓香玉’,没想到产量比预期高出20%,果实品质好还早熟,一上市就供不应求,采摘价比普通品种高出30%左右。”刘海瑞说,今年他又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购入1000棵种苗进行扩繁,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据了解,“中莓”系列草莓新品种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第三代草莓品种,既解决了日本品种抗病性差、丰产性差、不耐储运的缺点,又解决了欧美品种硬度大、酸味重的缺点,在生产试验中综合性状超过目前生产中主栽草莓品种。其中,中莓香玉更是表现突出,对标当前主栽品种“香野”,成为市场主流。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草莓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草莓岗位专家周厚成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品种国产化一直是中国草莓人的梦想,‘’中莓’系列等国产新品种逐渐打破了国内草莓生产一直由国外品种占主导的局面”。该试验基地作为“中莓”系列草莓品种的诞生地,积累了科研人员选育的几百个新品系。科研人员通过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和配套栽培技术的创新,为草莓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
优良品种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源动力。“今年中农郑果草莓脱毒种苗繁育基地,共繁育中莓系列等品种种苗60万棵,其中中莓香玉20万棵全部售罄,而老品种红颜、章姬,几乎无人问津。”周厚成说。

走进新乡县中莓草莓苗园,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负责人卢其真随手摘下两颗红艳欲滴的“中莓香玉”给记者品尝。记者轻轻一咬,香甜的汁水瞬间溢满口腔,余味悠长,让人回味无穷。“这已经是最后一茬果了,糖度还达12%—15%。”卢其真说,她园里的20个棚连续两年试种了“中莓香玉”“中莓华悦”“中莓绯红”“中莓6号”等多个“中莓”系列品种,无论是传统地栽还是超高垄模式,表现都非常好。
中莓系列新品种,尤其是中莓香玉,一经推出便备受生产和市场青睐,在品种和种苗方面,为草莓种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山东普朗特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刚对中莓香玉十分看好,他说:“去年,我们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达成深度合作,成功获得‘中莓香玉’品种权使用权,今年将加大在山东区域的推广力度,计划建设百亩示范园,从优良品种、脱毒种苗、高效种植,到鲜果分级包装销售,打通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