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技创新

  • 山西三建获评省级“科技成长型”企业

    时间:2025-05-08 22:52:00

    5月6日,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2024年度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山西三建集团公司以出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实践,获评“科技成长型”企业。作为“山西省十强骨干建筑业企业”,山西三建集团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技术革新推动行业进步。近年来,企业精准聚焦

  • 中国国新:增持!

    时间:2025-04-07 23:22:00

    记者4月7日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中国国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坚决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其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积极支持关键领域科技创新,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贡献力量。来源:新华社wjz

  • 为科创生态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时间:2025-05-09 07:02:00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完善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有力举措。此次发行新主体主要聚焦三类。一是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二是科技型企业,重点扶持处于成长期和成

  • 布局高能级平台,在海洋领域,青岛要持续“挑大梁”

    时间:2025-04-09 06:15:00

    4月6日下午4时许,在深蓝色的印度洋海面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赵晟娅和科学家胥维坤完成载人深潜共享航次首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蛟龙”号还将通过一次次下潜,“解锁”更多深海奥秘、填补多项调研空白。“蛟龙”号所依托的,正是青岛建成的全球最大规模深远海科考船队。这一平台集合了全国13

  • 东盟观察丨专访德勤金凌云:中国全链条出海重塑全球产业链,对东南亚投资带动产业升级

    时间:2025-03-31 19:3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博鳌报道面对逆全球化浪潮,中国企业要如何破局?当前中国企业出海,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上述这些话题,是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热议的焦点。与会嘉宾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开出“良方”——以全球化视野和本地化运营的双轮驱动,构建可持续国际竞争力。论坛期间,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主

  • 第五届超越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在澳门举行

    时间:2025-05-22 14:31:00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第五届超越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21日在澳门开幕。本届博览会共吸引了800多家中外科创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人工智能、AR/VR、机器人、智能出行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和行业发展趋势。超越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由澳门科技总会主办。自2021年举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聚焦国际科技进步、培育亚

  • 河北廊坊: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时间:2025-04-22 18:26:00

    河北省廊坊市政府新闻办公室21日通报称,今年以来,廊坊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推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图为在翌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工作人员在介绍产品的应用场景。 肖靖凯 摄  聚焦科技攻关建强高能级

  • 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时间:2025-04-01 08:41:00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文章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

  •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海要在哪两类人才建设上下功夫?

    时间:2025-06-16 06:38:00

    2025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对上海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人才是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动主体。上海加强科技创新亟须两类人才,一类是能够驱动科技创新的科技型人才,一类是熟练掌握

  • 发债,创投机构募资新思路?

    时间:2025-04-27 16:17:00

    近日,发债为创投基金募资的消息不断,发债主体多为国资,民营创投机构较少,发债搞创投,这会是激活创投圈的新思路吗?2025年4月15日,上海国投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了总额50亿元、期限15年、利率2.1%的科技创新公司债,这是全国首单用于支持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