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一世界级跨海工程,又有新进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0:40:00    

4月26日,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钢桁梁斜拉桥——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中航道桥首个主塔墩承台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这一世界级跨海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中航道桥正式进入主塔施工阶段。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通苏嘉甬高铁的控制性工程,包括北、中、南三座航道桥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全长29.2公里,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

此次施工的中航道桥全长1.43公里,为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钢桁梁斜拉桥,共设3个主塔墩和4个边辅墩,桥塔设计为钻石形,中塔高202米,边塔高198.5米。

本次浇筑的81号主塔墩承台为圆端形结构,长61.8米、宽36.3米、高7米,面积相当于5个标准篮球场,混凝土浇筑量达13800立方米。

杭州湾海域风大、浪高、潮急,而中航道桥施工区域又完全“飘”在水中,到中航道桥必须乘船。

“施工区域离岸约7公里,根据交通管制要求,当风力达到8级及以上、能见距离不足1000米、波高大于2米等任意一种情况出现时,船舶都不能通行。再加上该海域潮汐现象显著,潮水低会导致船舶靠不上码头;潮水涨得急、水流冲刷大的时候,船舶同样无法通行。”中铁大桥局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二分部项目常务副经理洪海涛介绍,如何利用有限的窗口期,将1370余吨钢筋及大量建筑材料高效运输到施工现场,并确保各工序紧密衔接,成为承台施工的最大挑战。

为解决这一难题,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会同中铁大桥院和中国铁设联合设计、中铁大桥局等参建单位运用“潮汐动态数据库”,将相关部门潮汐预报与码头实时潮位数据结合,再运用专业算法预测当天潮汐变化规律。据此优化钢筋、冷却水管、劲性骨架等大宗材料运输计划,实现材料供应与潮汐变化精准匹配,确保材料运输“零延误”。

除原材料运输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的温控问题也是此次承台施工的难点之一。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团队采用“前端防、中端管、后端查”的全链条控制措施,通过信息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并利用承台内提前布设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进行混凝土温度调控,防止混凝土因水化热过大引起开裂,影响结构质量。”沪杭客专公司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指挥部指挥长钱利平说。

通苏嘉甬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盐城至南通高铁南通西站起,向南经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引入宁波枢纽宁波站,新建线路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0座车站,建设工期5年。

相关文章

    这一世界级跨海工程,又有新进展

    4月26日,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钢桁梁斜拉桥——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中航道桥首个主塔墩承台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这一世界级跨海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中航道桥正式进入主塔施工阶段。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通苏嘉甬高铁的控制性工程,包括北、中、南三座航道桥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全长29.2公里,采用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身亡

    当地时间4月25日,央视记者获悉,弗吉尼亚·朱弗雷(VirginiaGiuffre),爱泼斯坦性侵案中最早发声、最具代表性的受害者之一,于近日在澳大利亚自杀身亡,终年41岁。其家人于25日发表声明确认了这一消息。据悉,朱弗雷在澳大利亚尼尔加比(Neergabby)居住多年,并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猿辅导员工猝死”探究加班文化的“根源”|荔枝时评

    文/伍里川(作者伍里川,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猿辅导武汉公司一员工猝死”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4月24日,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一。据报道,死者李某某2020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猿辅导工作,原计划今年5月2日举行婚礼。如今一对准新人阴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渡”改“桥”解决库区群众出行难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石濡华 陈铭 史富垚)2025年4月23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文峰乡轻土坪村大桥钢栈桥和桥头边坡修复已完工,桩基打桩、钢筋笼加工及桥头道路正紧张施工。该大桥总长124米,总宽度10米,采用现浇板、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面连接,于去年8月动工,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后,千余

    韩政府让步 暂时搁置2026学年医学生扩招计划

    中新社首尔4月17日电 (记者 刘旭)韩国政府17日发布2026学年医科类院校招生计划调整方案,宣布明年医学生招生名额最终定为3058人,恢复至扩招前水平。韩政府曾于去年2月宣布将医学生招生规模增加2000人,扩大至5058人,并计划将这一招生规模维持五年以上,引发医界大规模抗议。此次时隔一年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