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印江自治县采访中,梵净山脚下的一些农村,将闲置农房、残旧老屋修缮,经营民俗、农家乐等,吸引周边区县乃至省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为乡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人间烟火味,最能抚人心。农村房屋长期无人居住,不仅是资源浪费,还会因缺乏日常维护而加速房屋衰败,也让农村没了人气。
眼下,管好用好农村闲置资产资源,诸如闲置老屋、闲置乡村学校等,有效推进农村闲置资产盘活利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屋”尽其用。各地党委政府,要因势利导,立足自身地域资源优势,如梵净山脚下的村寨大力旅游服务业,将老屋、老宅改造成为农家乐、民俗、休闲农庄等经营场所,既解决资产闲置问题,又能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增加群众增收渠道,可谓一举两得。
活力满“屋”。农村的老屋、老宅都是有故事的,要讲好每一个地方、每一栋老屋、老宅的故事,以其历史和韵味吸引更多的资源,诸如出租、入股、合作、众筹等方式,多样化盘活利用,让“土屋”变成“黄金屋”。
当然,盘活闲置老屋、老宅等农村闲置资产,不是简单的空间改造,更是农村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这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顶层设计、制度措施、要素保障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作广大农民,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唤醒”乡村闲置资产,为美丽乡村增添发展新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慧芳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