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 提出中国金融改革五项重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5:30:00    

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记者 万玉航)5月18日,在“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国际会议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下文简称“报告”)。报告称,中国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系韧性,并提出中国金融改革五项重点。

丁志杰指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处于新的重要关口。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国际贸易秩序重构、地缘风险上升,美国关税政策及其未来可能向货币金融领域的施压,都带来新挑战;金融安全与监管领域,美国监管改革及数字货币发展对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和传统金融构成挑战;科技革命加速金融竞争格局重塑。

国内经济方面,内需不稳固,群众就业增收、企业生产经营、地方财政存在困难,新旧动能转换需防范风险,金融风险尤其是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突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之路也为我们的金融体系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丁志杰说。

总的来看,我国的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系韧性。由此,报告提出中国金融改革五项重点。

一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最重要的是保持金融环境稳定。首先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股债融资协调发展,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对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供给。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体系,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功能,增强金融对经济转型的支撑能力。

二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基准利率形成体系,提升政策利率的引导效能,疏通传导路径,提升金融机构响应能力,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计与激励机制,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关键领域。

三是筑牢金融稳定保障,加强监管,推动监管兜底机制与早期纠偏制度的建设,强化宏微观审慎协同,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健全中央和地方监管责任划分。聚焦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处置,提升治理能力和资本补充机制。

四是恪守金融本源,提升金融的服务质效。金融机构需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专业能力,加强内部治理、风控与审计。防止脱实向虚,引导金融科技创新合规落地,加快数字化转型,确保创新有序推进。

五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丁志杰在此重点强调了两方面,一方面是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提升跨境结算、融资、投资和储备功能,加强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发展离岸人民币产品,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 提出中国金融改革五项重点

    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记者 万玉航)5月18日,在“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国际会议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下文简称“报告”)。报告称,中国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

    中国对巴西等5国试行免签政策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方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期间,宣布对巴西等5国试行免签政策一事提问。对此,林剑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中广核新能源4月发电量同比增加5.7%

    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4月发电量1677.7吉瓦时,同比增长5.7%。其中,中国风电增长18.1%,太阳能增长15.5%,水电减少56.9%,韩国项目减少11.4%。截至4月30日,2025年累计发电量6448.7吉瓦时,同比减少1.5%。其中,中国风电增长3.4%,太阳能增长10.3%,水电减少2

    紧急预警!沧州近期频发!

    近期,沧州市司法局预警:有不法分子以“沧州市司法局调解中心”“沧州市金融调解中心”等名义,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诈骗活动。我市未设立“沧州市司法局调解中心”“沧州市金融调解中心”。任何以“沧州市司法局调解中心”“沧州市金融调解中心”等名义索要钱财的信息均为诈骗信息。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

    外国游客“在华扫货”热:“带空箱子到中国!”

    在江苏苏州观前街古色古香的商铺穿行,法国游客迪恩的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汉服、刺绣围巾、手工茶具,还有新款的智能手机。“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中国‘扫货’了,每次都觉得买不够。” 随着“中国游”持续升温,从北京秀水街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从海南免税店到深圳华强北,越来越多外国游客专程到中国买买买。“中国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