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告别“易借难还” 北京推出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08:22:00    

常用共享充电宝的朋友

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无奈

租用充电宝超过一个计费单位几分钟

就被多扣一整个时段的费用

想要归还充电宝

满大街找机柜

针对这些情况,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了《北京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公约提出,租借费用计时单位不超过15分钟,第一个计时单位内满5分钟后收取该时段费用。从第二个计时单位起,不满一个计时单位不收取该时段费用。

目前,8家覆盖北京市95%运营点位的企业已经签署公约,承诺通过技术逐步升级、人员培训等措施保障服务落地。为了让共享充电宝的计价更透明、借出归还更便利。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共享充电宝收费不合理

共享充电宝近年来快速发展,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记者在各地采访发现,消费者在租用充电宝时时常会遇到一些糟心事。江苏淮安市民陈先生说,平时借这个充电宝,有时候会找不到地方还,超了一分钟、两分钟,也按一个小时来收费,很不合理。

北京市民柯女士表示,按照小程序里推荐附近归还点去还,发现那个店面已经是闭店了,但小程序上写着是24小时营业,继续找,耽误的时间继续收钱。

此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共享充电宝消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共享充电宝收费不合理,共享充电宝归还过程主要存在归还网点少、机柜无空位、归还地点不详细等问题。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时长反向取整、租得到却还不了等情况都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自律公约还有哪些措施?

8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推出《北京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围绕收费计价透明化、借出归还便利化、投诉响应高效化等方面提出九项措施。

公约的第一项内容为在线上租借页面醒目位置明确公示收费规则,包括免费时长、计费标准、封顶价格及押金政策。以往消费者关注较多的计价模式方面,公约提出,租借费用计时单位不超过15分钟,第一个计时单位内满5分钟后收取该时段费用。从第二个计时单位起,不满一个计时单位不收取该时段费用。陈音江说,公约规定了计时单位上限,将促使企业收费更加透明合理。

此外,公约还提出:

共享充电宝出借时应保持高电量,且明确告知消费者剩余电量百分比。

合理控制空置率。共享充电宝机柜应保证足够空位,确保消费者能及时现场归还。建立暂停计费、免费计费机制。

消费者因所在地归还网点少、机柜无空位等原因难以及时归还共享充电宝时,企业核实后应暂停计费。

因共享充电宝产品自身原因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消费者无法归还的情况,应免除消费者本次使用费用。

据了解,8家覆盖北京市95%运营点位的企业已经签署公约,承诺通过技术逐步升级、人员培训等措施保障服务落地。

陈音江表示,为解决共享充电宝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份公约拿出了详细举措,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相关文章

    告别“易借难还” 北京推出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

    常用共享充电宝的朋友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无奈租用充电宝超过一个计费单位几分钟就被多扣一整个时段的费用想要归还充电宝满大街找机柜针对这些情况,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了《北京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公约提出,租借费用计时单位不超过15分钟,第一个计时单位内满5分钟后收取该时段费用。从第二个计时单位起,不

    19日11时30分,通州区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通州区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受雷雨天气影响,预计19日14时至23时,通州区局地将出现7、8级短时大风,请注意防范。来源:北京市气象局

    业界人士话中国零售业创新发展:数字化、个性化、国际化

    中新社南昌8月17日电 (记者 吴鹏泉)以“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零售业高质量发展大会17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与会业界人士围绕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与新路径进行研讨。当前,中国零售业处于变革关键期,科技创新加速重塑零售业态。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

    堂食与外卖“两副面孔”?合力共治“双标”外卖

    堂食用鲜肉、外卖用冻肉,外送分量缩水,瓶装饮料外卖价格比堂食高近50%且“单点不送”……近日,不少餐饮店堂食和外卖的“双标”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外卖的特殊性为“双标”提供了可乘之机。受制于配送时长和温度变化,外卖食物的口感与形态容易发生变化,消费者对原材料的敏感度降低,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的行为难

    外交部: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

    7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7月23日,国际法院发布气候变化咨询意见,确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系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法律文件,阐明了各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法下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一些国家认为这是推动全球气候正义运动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刻。请问中方如何看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