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地铁上遇到这种突发情况多吗?处置类似事情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陈勇:由于每天地铁客流量比较大,出现突发情况的机率相对较高。因此,我们不但增加了巡逻频次,也设置了应急处置机制。
比如这次,事发在怒江公园站,但我得到消息后是从淮河街沈医二院站赶来增援处置,及时联动。
另外,我们在处置突发情况的时候最大的原则就是“安全”,保障当事人的安全,保障地铁乘客的安全,还有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所有的处置机制都是围绕这个来建立。
记者:在进行及时的现场处置后,你和另一位辅警为何一直跟车到医院?
陈勇:当时情况特殊,急救人员这边需要有家属陪同,并且在救治的时候需要签字。我们尝试联系家属一直联系不上。为了保证患者救治过程的顺利,赢得抢救时间,我们必须跟着一起去。同时在抢救过程中,我们也能一直尝试与家属联系。
记者:患者的爸爸潘先生说,他赶到医院的时候,你们已经离开了,委托我们代他向你们表达感谢。
陈勇:赶到医院后,医生对患者妥善救治,同时我们也联系上了家属,安全风险几乎已经消除。当时家属从浑南区赶来,我们将情况与接诊医生沟通后就回到了岗位上。
您代家属表达的谢意我们心领了,这些都是我们公安民警职责所在,我们会把家属的谢意当做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继续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继续努力。
本报记者 吕洋 首席记者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