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签署“对等关税”行政命令,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特朗普认为表现不佳的一些国家征收更高关税,其中,柬埔寨和越南的关税分别达到49%和46%,泰国、印尼、中国、瑞士和南非都在30%或以上,日本和欧盟分别为24%和20%。

对于中国,美国此次征收34%的对等关税,再加上之前已经生效的20%,累计达到了54%。中国高层近日表示,国际贸易环境波动巨大,中国已经做好各种准备。
事实上,中国的反制行动早已启动,目前主要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气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的关税;对美国农产品加征10-15%的关税。同时,中国将10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将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美媒评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针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应最快、最协调一致的一次。

分析普遍认为,中国通过调整经济结构,降低了对美贸易的依赖,美国对华施压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

另外,中国不断拓展海外贸易伙伴,已经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在岸、近岸和友岸正成为对外经贸发展的新趋势,比如东盟就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随着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近日在东京举行,相关的多边协作机制也将持续推进;另外,中国外长王毅本周应邀访问俄罗斯,在美俄关系趋于缓和的背景下,此次高层访问被视为“观察中俄关系态势的窗口”,在中俄经贸方面,不少领域的合作值得期待。

除了不断扩容“朋友圈”,中国政府还将持续重点培育、壮大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和数据贸易等外贸新动能,最大限度缓解贸易摩擦带来的负累,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

在对外开放方面,近期,中国也展开了高密度高强度的行动。从面向全球的重磅会议到政府高层会见国际工商界,从中央政策到地方部署,这些都显示出中国正以持续的高水平开放来增强外商投资中国的信心。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1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4%。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2.5亿元,同比下跌27.1%,创下历史最高跌幅。与此同时,2024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万9080家,同比增长9.9%;2025年1-2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574家,同比增长5.8%。综合来看,在华新设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而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下降,显示出外商短期内不愿意投入大幅投入真金白银,但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外资是构建中国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眼下,中国正持续加力,近期公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是首个专门以“稳外资”为目标的高规格文件,核心就是稳存量、扩增量。《方案》明确指出,将从扩大开放试点、优化营商环境、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方面出台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稳外资政策体系,年底前落地见效。

尤其吸引外资关注的是,2025年中国将加大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支持力度;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

各界普遍认为,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和并购投资,这是对外更加开放的表现,为境内外企业搭建起平等的投资平台,大大鼓舞了外资的信心。

来源:《中国深度财经》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