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侧空翻之后,宇树还能翻向哪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21:57:00    

2秒钟之内,G1完成了一个侧空翻并落在了地面上。

这是全球第一个完成侧空翻的电驱机器人。3月19日,宇树发布了旗下人形机器人G1成功完成侧空翻的视频。视频中,宇树在不同背景下从右侧进行了两次侧空翻。距离宇树人形机器人H1原地空翻过去了一年,距离上一次G1秀出的720度回旋踢能力刚刚过去了半个月。

宇树表示,在此程序开发过程当中,G1没有任何故障损坏。“从G1的跳舞、回旋踢、侧空翻等视频来看,宇树的强化学习算法确实是国内乃至全球最顶尖的。”一位上海的机器人行业从业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内机器人的训练算法已经基本转至强化学习,但跑通的企业还比较少,就宇树目前的表现来看,该公司很有可能跑通了这条路径。

她告诉记者,强化学习依赖奖励机制引导模型优化,但奖励函数的设计和参数的调整存在高度试错性。“如果团队尚未完全掌握强化学习的系统性调参方法,导致每个动作都需要大量微调,那么机器人学习新动作的时间将会很长。”

强化学习带来的随机性让宇树掌握了先机,硬件的稳定性为宇树的动作多样性“托底”。“G1一米三的身高和轻量化的机械结构决定了它能够尝试更多元的动作。”萨摩耶云科技集团AI机器人行业研究员郑扬洋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宇树的高扭矩密度关节电机和关节力传感器是实现空翻的关键。“G1的自研电机能够保证机器人在完成像空翻这样高爆发力的同时,找到高速运动的稳定性。”

宇树科技联合创始人陈立也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宇树旗下的另一款人形机器人H1能够实现后空翻,离不开硬件自身的稳定性。不同于G1训练时没有损坏,H1在学习后空翻过程中摔过很多次,也维修过几次。“很多人形机器人团队或者没有信心去做这件事,或者本身没有足够多的人形机器人去做测试,也或者他们已经试过了,但人形机器人摔得粉碎。”

不过,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似乎留给宇树空翻的方向已经不多了。对于实际的工业和家庭场景来说,能否提供更实际的价值,是宇树接下来需要真正翻过的门槛。

相关文章

    连吃5天!一男子把自己吃进医院!正大量上市,竟是这些人的雷区

    初夏时节,豌豆新鲜上市,鲜甜软糯的口感让不少人大快朵颐。宁波61岁的陆先生却因连吃5天“豌豆宴”,痛进了医院。一天两碗,痛风发作关节“长石头”,代价惨痛家住鄞州的陆先生在自家小院种了一片豌豆。5月份正值大量上市,他干脆顿顿“豌豆当家”——每天两大碗,一连吃了5天。起初只是脚趾隐隐作痛,他翻出常备的止

    松延动力发布新一代女性仿生机器人小诺

    【松延动力发布新一代女性仿生机器人小诺】《科创板日报》11日讯,今日,人形机器人创企松延动力发布新一代仿生机器人全新女性形象小诺。据介绍,其具有多模态具身交互、超高自由度(32DOF)、近乎真人的面部表情,开放人设定制和底层接口,支持个性化妆容。《科创板日报》记者现场获悉,松延动力N2机器人大定已突

    祝贺!苏翊鸣成功解锁“2160”

    ‍‍‍‌‍‍‌北京时间10日,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在美国猛犸山的红牛训练营中首次成功完成2160(空中转体六周)的高难度动作,正式加入“2160俱乐部”。“2160”指运动员在空中完成六周(2160度)转体的单板滑雪动作,需在极短时间内实现更快的转速与精准的落地控制,目前能完成该动作的全球仅有几

    哈洽亮点抢“鲜”看|数字经济展区:数字时代 向新生长

    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哈洽会”)将于5月17日至21日举办。本届哈洽会将全方位展示黑龙江省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成果与合作机遇。其中,数字经济展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时代 向新生长”为主题,主要围绕“信创产业展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区”“智能装备展区”“集成电路展区”四

    年龄越大越要少锻炼?医生强调:尤其这3种运动,做多了是在减寿

    秋日的阳光透过银杏叶,在养老院的步道上织出金色光斑。 72 岁的张奶奶扶着栏杆缓缓踱步,膝盖传来的钝痛像潮汐般时涨时落。她望着远处草坪上打太极的老人们,想起年轻时在田径场上如风的日子 —— 那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曾经引以为傲的运动习惯,如今竟成了关节的 "催命符"。一、 岁月刻刀下的身体密码: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