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农田到餐桌 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提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00:19:00    

强化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出证查验、建立实施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协同管理机制、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针对全链条监管中的职能交叉、技术短板、新业态风险等问题,从责任划分、技术赋能、跨域联动等8个维度构建协同机制,覆盖生产、运输、销售全场景,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从“分段升级”转向“系统重构”。

全链条责任划分与协同机制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农残超标到网络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此次《意见》强调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覆盖食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贮存、运输、销售、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这种系统性强化能够有效避免监管漏洞和盲区,确保食品安全在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保障。

传统监管存在分段管理导致的职能交叉和漏洞,例如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后的责任划分不清、网络新业态监管滞后等。《意见》明确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职责,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避免监管盲区。

《意见》明确,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履行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履行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过去,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之间的衔接可能存在脱节现象,导致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而此次《意见》明确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发挥承诺达标合格证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中的衔接作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

《意见》明确,从生产经营许可审查、特殊食品注册、检查员队伍建设三方面强化全链条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市场准入秩序,助力传统食品工艺传承与现代技术融合发展。

根据新规要求,各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部门须严格执行审查标准,严禁未经审查发放许可。省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将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对地方许可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于地方政府授权非市场监管部门实施许可的情形,文件首次明确要求建立“受理-审查-核查-许可”四环节责任清单,并完善许可与事中事后监管的衔接机制。值得关注的是,新规特别提出将传统特色食品加工工艺纳入保护范畴,支持在保留传统制作精髓基础上引入现代检测技术,实现非遗传承与质量安全的双轨并行。

在特殊食品管理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将与国家卫健委建立技术联动和专家联审机制,对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实施优先审评审批。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被赋予更严格的备案审查职责,需对功能声称、健康宣称等关键内容进行多维度评估。

为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意见》要求构建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查员库,实施检查员资格认证和动态管理制度。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政策创新将许可审查从“前端把关”延伸至“全程管控”,通过制度设计破解以往存在的审管衔接不畅、基层专业力量薄弱等难题,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网络食品新业态监管升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食品销售(如直播带货、私域电商、社区团购等)迅速兴起,但监管难度较大,存在诸多隐患。

此次《意见》明确要求压实网络食品销售从业主体责任,强化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问题的协同治理,要求网络平台需设专职管理机构,严格审查入网资质,主播需查验推荐食品,广告参与者需依法发布信息,确保线上线下同标同质。明知产品违法未处置的将追责。同时加强信息监测和违法处置,确保网络食品销售的安全性。

《意见》还强调了海关、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明确了进口食品风险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环节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建立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进口食品的风险防控。

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监督

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过去可能存在管理职责不清、协同不足的问题。此次《意见》详细规定了教育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强调了教育部门牵头建立学校食堂大宗食材招标采购平台,推行供应商资质评审和“黑名单”制度,市场监管部门严查承包经营违法行为,全方位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针对网络订餐,《意见》提出,要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网信等部门对存在食品安全严重违法情形的平台依法处置。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

食品安全是消费市场的基石,全链条监管有助于减少行业乱象,维护食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业内专家指出,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从“分段治理”向“系统治理”的转变,既是回应民生关切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实践。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相关文章

    低价恶性竞争迎来“良药”

    维 辰“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4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部署价格改革、价格调控、价格监管等重点任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去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一些

    移风易俗过清明

    春草吐翠,人间清明。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这一延续千年的文化仪式,正迎来符合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既需守护“祭如在”的敬祖之心,更要构建“祭从简”的时代表达,移风易俗创新传承中华文明慎终追远的传统。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追思活动。湖南湘西州丹青清明歌会以歌祭祖、插柳追思,天津

    食品过期还能吃吗,在保质期内一定安全吗?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新增“保质期到期日”和“消费保存期”两项标准。(详情:禁用“不添加”“零添加”!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增加这两项标准将对消费者产生哪些影响?食品过期一两天还能吃吗?在保质期内食品就一定安全吗?01保质期

    公安部:各地已累计上传2.86亿辆电动自行车登记信息

    中新网4月3日电 国家消防救援局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情况,介绍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相关政策。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齐耀忠在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各地已累计上传2.86亿辆电动自行车的登记信息。齐耀忠表示,公安部坚决贯

    学校幼儿园违反将从重处理!食堂用餐安全新规发布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自2025年4月15日起施行。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医院、机关食堂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为督促集中用餐单位、单位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供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