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县上林业局招工,我就报名参加了工作,一开始是在哨皮苗圃育苗。”52岁的冯延军抚摸着身旁的油松,树皮皲裂的纹路与他掌心的老茧同样深刻。那段育苗经历,不仅让冯延军练就了扎实的林业技能,更在他心底种下了一颗热爱山林的种子。

2011年转岗护林员后,冯延军的“责任田”扩大到1800公顷,相当于250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是育苗,现在是护林,虽说都是和林子打交道,可其中的差别大着呢。”冯延军感慨地说。如今,清理路边的枯枝落叶和白色垃圾、及时排查并处理火灾隐患、积极宣传森林防火意识,成了他日复一日的工作。在常人眼中,这样的日子或许枯燥乏味,可冯延军却甘之如饴。
“保护好这山林里的一草一木,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家园。”14年来,冯延军的足迹踏遍了管护责任区内的每一道山梁、每一片林地,到底磨破了多少双鞋,他自己也早已记不清了。
巡山路上,冯延军的话匣子慢慢打开。“每年2月至5月是咱们县的防火戒严期,我负责的这片林子刚好在凤蟒路这条旅游线上,来往的游客和行人很多,防火工作马虎不得。14年间,我管护的这片林子从未发生过火情。”冯延军的语气中满是自豪,那是用多年坚守换来的底气。

说话间碰到了上山的行人,冯延军急忙上前宣传防火知识。“你看这漫山遍野的连翘花,开得多灿烂,要是一把火下去,子孙后代可就再也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了。”他拦住行人递烟的手,从怀里掏出防火宣传单,动作熟练得像在掏自家钥匙。
防火期的到来,让冯延军神经时刻紧绷着。他不仅加大了巡山的频率,还主动深入周边村庄,挨家挨户、耐心细致地向村民和游客宣传防火知识。他深知,一个小小的烟头、一个不经意的火星,都可能引发一场不可挽回的森林灾难,只有大家的防火意识都提高了,才能为这片山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巡至林场深处,耳畔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放眼望去,层层山峦都被森林染成了绿色。“咱们山里宝贝可多了,不仅有各种珍贵的药材,还有野猪、野山羊等野生动物,它们时不时就出来活动。”冯延军指着树干上一处被野生动物蹭过的痕迹,如数家珍地盘点着山里的“房客”。
夕阳西下时,冯延军总爱站在高处远眺。山风拂过,林涛阵阵,在他听来,这是大自然最美的乐章。“看着这些树一年年长高,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冯延军笑着说,脸上的皱纹里刻着半辈子的坚守与骄傲。在这个平凡的护林岗位上,冯延军默默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成为这片青山最忠诚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