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亩产破千斤 秋梨香飘大沽河
即墨和莱西的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秋收景象
入秋后,青岛广袤的田野上呈现出一片秋色,大沽河两岸的万亩葡萄田、优质大花生迎来丰收,农民来回穿梭在田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早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下了一幅最美“丰酬”的美丽风景,构成一幅美丽的“秋收图”。
花生亩产达千斤
青岛的田野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在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下,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大花生。这些花生汲取了大地的营养,饱满而圆润。它们是土地与汗水的结晶,更是农友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走进莱西市沽河街道甲瑞村,只见田间地头一片丰收场景,村民们忙碌着收获花生。花生收获机所到之处,一串串饱满的花生果破土而出。当前,莱西市25万亩花生陆续进入收获期,农民们正在抢抓农时收获花生,确保丰产丰收。60多岁的种植户王大爷介绍,今年他家种了3亩地的花生,整个生长期风调雨顺,再加上田间管理跟上了,亩产达到了1000斤,比去年多收100多斤。
记者了解到,花生作为莱西主导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确保花生稳产高产,莱西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加大花生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和科学管理力度,充分利用基层农技推广、科技下乡等方式,在花生开花、下针、结果等各个生长阶段,指导农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全市花生产业一直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走在即墨、莱西两地的田野上,随处可见农民忙碌采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今年的大花生是新品种,不仅颗粒大、肉质好,产量也是一路往上蹿。”在即墨区移风店镇东马龙疃村的花生地里,种植户鲁海涛将花生藤连根拔起,向记者展示饱满的花生果。眼下正是花生收获的季节,即墨区移风店镇的花生种植户们趁着气温适宜全力采收。粒大饱满的花生在田间地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农民忙着分拣、装运,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沽河两岸果飘香
在大沽河两岸的辽阔田野间,一场盛大的丰收盛宴正在悄然上演。圆润饱满的花生在泥土中悄然成熟,而枝头飘香的秋梨,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农民们付出的辛勤。如今,大沽河两岸瓜果飘香,成为一条青岛的“特色果蔬”长廊。每年9月,莱西日庄镇的上万亩秋月梨迎来丰收,个大多汁的金黄色秋月梨成为青岛市民秋季最喜爱的水果之一。

莱西秋月梨丰收。
记者在梨园里看到,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特色梨产业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在日庄镇,黄金、秋月等品种产量高、品质优,让果农们乐开了花。一片片梨园里,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一派繁忙景象。日庄镇果农郭立红介绍,今年的黄金梨个头匀称、汁水多,亩产比去年高了两成,价格也很理想,又是一个丰收年。据介绍,莱西是国内秋月梨最早成功试种的区域之一,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工精心管护下,莱西秋月梨的名头已经响遍国内外。
采摘、分拣、装筐……在移风店镇多个秋月梨采摘现场,当地不少村民“客串”季节性采摘工人。不仅莱西的秋月梨成熟丰收,在即墨大沽河左岸的移风店镇北住村乔宪星的果园,一股股水果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记者注意到,梨树郁郁葱葱,果实满枝,色泽诱人的梨压弯了枝头,果园里处处弥漫着清新果香。果农从果树上摘下大个的秋月梨,脸上露出了丰收的笑容。(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康晓欢 袁超 通讯员 张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