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晴。
记录人 中国(湖南)第22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 刘麟
在来津巴布韦哈拉雷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4个月里,很不幸我的手两次负伤,但也很幸运,队友们及时的援手,让我深切感受到这个集体的温暖与力量,伤痕刻录下了在异国他乡的“战友情”。
第一次受伤是在四月中旬,我在驻地厨房帮厨切土豆时,锋利的菜刀一不小心切在左手食指指腹上,血一下就涌了出来。副队长张月明副主任医师和肖志强副主任医师离我最近,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过来查看。“快!去清创室!”一看伤口深,血还止不住,两位医生一左一右扶着我离开厨房。
在驻地清创室,张医生和肖医生配合默契: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仔细检查深度,万幸未伤及筋骨,碘伏严格消毒,最后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固定。整个过程也就十来分钟,专业又高效,他们的沉稳很快安抚了我慌乱的心。

第二次受伤更为严重,就在半个月前。那天在驻地搬运医疗物资时,一个沉重的箱子不慎滑落,重重砸在我的右手小指上。我眼睁睁地看着小指肿胀变形,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张雄副主任医师和周浩副主任医师听见动静马上跑过来,仔细检查我的伤处,赶紧处理。当他们发现我的小指完全无法伸直时,脸色一下就严肃了。“不行,这得马上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可能伤到骨头和肌腱了。”张雄医生果断决定。
队长郑兴友赶紧开车将我送到当地合作的医院。拍了X光片,果然跟他们担心的一样:小指中节指骨骨折。拿到结果后,大家没有耽搁,赶紧回了驻地。张雄医生和周浩医生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怀疑合并有伸肌腱断裂,需要手术探查。
就在我们临时的医疗处置室里,两位医师利用我们携带的器械和药品,为我紧急进行了手术探查,果然和他们判断的一样,于是他们给我做了小指伸肌腱吻合术和克氏针内固定术。我看着手术台上两位专心细致的队友,突然觉得手上的疼痛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了。
这两次意外受伤后,行动不便,队友们更是把关心落到了实处。送饭、代劳琐事、主动分担工作,他们的细心和热情,帮我克服了许多困难。身处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非洲大陆,身体上的伤痛固然不适,但队友们一次次迅速、专业、无私的援助和日常的细心照料,如同一股股暖流,驱散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援非医疗队”,不仅意味着我们在为非洲人民的健康服务,也意味着我们是最亲密的战友,在远离故土的非洲,我们这群来自湖南的医生,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依靠。那份在紧急关头毫不犹豫伸出的援手,那份在伤痛时无微不至的关怀,正是“医者仁心”最朴实的写照,也是我们在这个特殊环境中结下深厚情谊的基石。
( 整理 周阳乐 王熙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