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西问|颜庆应:我为什么来中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19:46:00    

中新社温州3月18日电 题:我为什么来中国?

——专访温州肯恩大学教授颜庆应

作者 林波

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外科研人员选择到中国逐梦。曾为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高级研究员的温州肯恩大学教授颜庆应(Samuel Gan),选择来中国追求科学梦想。新加坡与中国在学术研究理念方面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带来哪些影响?全球化背景下,科研如何更好发展?近日,颜庆应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予以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曾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高级研究员,为什么选择来中国追求科学梦想?

颜庆应:首先,语言上的优势是重要原因。虽然新加坡以英语为主,但我在家中一直讲普通话,是我的第二语言。与去日本或韩国可能会遇到的语言障碍相比,在这里我并不会面临太大的语言问题。

其次,我在2006年参加了一个由中国香港举办的海外杰青活动,这个活动带我们华裔游览并了解了中国的大学。那时,我发现了中国巨大的发展前景。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温州以企业家精神闻名,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温州肯恩大学又是中外合办的大学,更适合华裔发展。

同时,我一直很喜欢浙江,浙江的经济发展为我提供了更多机会。

中新社记者:新加坡与中国在学术研究理念方面有哪些差异?

颜庆应: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的科研政策往往注重短期内的经济成果,因为国家资源有限且需要快速见效。在中国这样地域辽阔的大国,科研环境则更加包容和多元。

例如,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科研可能更注重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而在二三线城市,可能更加包容基础科学研究,允许其慢慢成长并逐渐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

这种地域性的差异使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阶段和地区。

在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和经济转化等不同阶段,科研人员可以在中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

此外,中国的科研环境还体现在团队规模上。

大团队通常拥有更多资源和经费,可以在短期内完成更多科研成果。而小团队则更加注重创意和个性化,能够根据个人喜好和兴趣进行科研探索。

在温州肯恩大学这样的中外合办大学,也有以项目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为主的创新小团队。

相反,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学府,仍拥有许多大团队。这种多元化的科研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也推动了中国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颜庆应(左二)指导学生做实验。 林波 摄

中新社记者:这些差异对您的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

颜庆应:这可以从我的科研故事说起。来温州之前,我准备了两个项目。一项是音乐心理学项目,在餐馆、酒吧内,用不同背景音乐调试顾客的舒适度,这在新加坡得到应用;一项是虫子快速吃塑料项目,此前虫子5倍吃塑料实验已在新加坡成功,准备在温州申请专利,并争取7倍到8倍“吃速”。

原先科学家已经验证了虫子是可以吃掉塑料的,这既可以缓解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又可将虫子产生的粪便用于培养植物,变废为宝。我的研究就是如何让虫子快速吃塑料,让虫子“吃速加快”。

关于虫子研究项目,虽然我们在新加坡进行了小规模的成功实验,但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有限,限制了项目的进一步执行和商业化。相比之下,像浙江这样的城市拥有更多的空地和资源,使项目有更大的执行空间。

目前,我的团队准备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合作“虫吃塑料”项目,以解决养殖地过少的难题,扩大实验田,对粪便进行研究。

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的规模和资源条件对项目执行和商业化有影响,中国在这方面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颜庆应展示“吃塑料的虫子”。 林波 摄

中新社记者:在全球化背景下,科研如何更好发展?

颜庆应:首先,包容的个体化是关键。譬如,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有独特的发展需求和科研环境。科研人员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合作方式。同时,政府和科研机构也应提供多样化的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在不同领域和地区间交流和合作。

其次,科研团队和人员的构成应更加多样化。大团队和小团队各有优势,应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团队规模。对于有潜能的科学家,应给予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避免他们在大团队中被埋没。同时,应建立一种机制,让不同层次和背景的科研人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此外,科研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应更加精细化和差异化。由于不同地区和领域对科研资源的需求不同,应建立一种更加灵活的科研资源配置机制,确保资源能精准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执行效率,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果转化。

在科研交流与合作方面,应细化合作领域和目标。科学领域广泛且多样,不同领域间的合作方式和需求也不同,建立一种更加细化的合作机制,能让科研人员根据自身专业领域和兴趣点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和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支持引导,促进海内外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在科研领域,竞争不可避免,但过度的近距离竞争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果滞后。应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竞争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在不同地区和领域间进行适度竞争与合作,形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效应。还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和转化力度,确保科研成果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完)

相关文章

    李书磊率中共代表团访问埃及

    新华社开罗5月20日电(记者姚兵 董修竹)应埃及祖国未来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率中共代表团于5月17日至20日访埃,分别会见埃众议长贾巴利,总理马德布利,祖国未来党领导人、众议院第一副议长萨阿德丁,出席中埃文明交流座谈会,并会见阿盟秘书长盖特。李书磊表示,中埃都是文明古国,两国

    隐姓埋名53年!“夏蓉”的身份,终于揭晓!

      你知道“夏蓉”是谁吗?  当然,也有重名的可能性,但本文所说的夏蓉,绝不是你身边的那个“夏蓉”。  你不知道他是谁。但这并不奇怪,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本文能为你提供的唯一线索,也只有这本书了。  1961年,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出版。  这本教材的作者,就是夏蓉。  奇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 提出中国金融改革五项重点

    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记者 万玉航)5月18日,在“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国际会议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下文简称“报告”)。报告称,中国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

    中国对巴西等5国试行免签政策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方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期间,宣布对巴西等5国试行免签政策一事提问。对此,林剑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胡玉亭到长春市调研 打造世界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 稳定工业增长良好态势

    5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围绕推动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业稳增长工作到我市调研。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放大汽车产业比较优势,发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打造世界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