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蜂糖李“飞”出山!镇宁10年逆袭:2架全货机护航,265城次日达,泰国首单破圈|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8:55:00    

眼下,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镇打邦河畔的贵州六马蜂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内,洁白的李花压满枝头,处处春意盎然。

公司负责人杨泽顺一边忙着蜂糖李的日常管护,一边忙着接待慕名而来的客商。“距离蜂糖李上市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我已陆续接待了来自省内外的多家客商。”

山多地少是镇宁最为显著的特点,难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山地特色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镇宁在不断探索深化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找到答案:发挥优势、强化主导、打造特色。

2014年,六马镇抓住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各村荒山荒坡多的有利条件,全面推动镇宁蜂糖李规模化种植,镇宁蜂糖李产业化发展之路由此起步。

蜂糖李

2024年,镇宁蜂糖李持续火爆出圈,线上销售覆盖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各大电商平台,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争相售卖;贵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投入2架全货机,让蜂糖李乘飞机奔向全国“果粉”,省内和全国265个城市实现“今天寄、次日达”;首批镇宁蜂糖李到达泰国曼谷,实现出口“零”的突破。

经过10余年的发展,蜂糖李已成为镇宁的亮丽名片、甜蜜产业。

在镇宁的黔货云仓,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分拣、打包、贴单一气呵成,一箱箱承载着镇宁风味的小黄姜,被送往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餐桌。

作为全省最大的生姜种植区,镇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近年来,镇宁依托贵州省电商供应链云仓体系打造了包含黔货云仓节点在内的镇宁自治县生鲜电商产业园,搭建了从基地到餐桌的直通车,助力当地小黄姜年营业额超3000万元。

从摆在路边等待商贩上门收购,到如今借助鲜电商产业园“电商+仓库+物流+农户”的模式,直接和市场“亲密对接”,镇宁小黄姜实现了乘“云”而上,出山奔海。

对于销售模式的转变,镇宁自治县江龙镇马鞍村农户鞠少怀十分满意:“有了电商产业园后,我们这里的姜不愁卖。去年收了七八万斤,卖了20万元,相当不错。”

“今年镇宁小黄姜网上销量持续火爆,每天平均可销售30吨,截至目前销售额已超过300万元。”镇宁生鲜电商产业园负责人姚秉忠说。

如今,镇宁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形成“南果北蔬中药材”产业布局,培育了精品水果、小黄姜、生态渔业、瓜蒌四大主导产业以及肉牛等特色优势产业,“镇宁蜂糖李”“镇宁樱桃”“镇宁小黄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我们将充分立足于自身基础,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特色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做好推动农产品变现、农民群众增收的大文章。”镇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颜家林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露

编辑 喻辉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相关文章

    数智铸品牌 莱阳照旺庄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YMG全媒体记者 董健 通讯员 王月武 摄影报道近年来,莱阳市照旺庄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齐鲁样板”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引领,锚定“中国梨乡·生态强镇”目标,聚焦莱阳梨产业数智化转型、全产业链升级、农文旅融合、品牌增值四大核心领域,全面激活产业振兴动能。2024年6月,《照旺庄镇大陶漳

    全年吃瓜自由!新疆哈密瓜优品稳供365天

    近日,新疆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通过科技赋能及全国产区联动,成功构建全年稳定供应体系, 推动哈密瓜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价值链条升级,实现哈密瓜“优品稳供365天”。以后再也不用眼巴巴等季节才能吃到这口甜啦!全年吃瓜自由!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最新建设的试验大棚已投入运行。图源:哈密零距离4月13日,在伊

    永东股份跌2.08%,成交额1021.1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3.64万元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4月16日,永东股份盘中下跌2.08%,截至10:44,报6.13元/股,成交1021.17万元,换手率0.68%,总市值23.03亿元。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63.64万元,大单买入63.64万元,占比6.23%,卖出0.00元,占比0.00%。永东股份今年以来股价

    电影产业与电影制作主题讲座在贵阳举行

    讲座现场4月15日,一场以电影产业与电影制作为主题的讲座在贵州美术馆开讲。此次讲座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指导,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贵州广电网络传媒集团主办,贵州省影视拍摄服务中心、贵州省电影家协会、文艺名家毕赣贵州工作室承办。省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单位、各市(州)党委宣传部、全省影视行业从业者

    国资接盘难挽颓势 鹿龟酒回不到巅峰 海南椰岛又一次面临ST

    来源:海闻社财经海闻社观察 时代面前,老字号不会得到任何宽容。去年,对于海南椰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公司终于获评中华老字号,这对企业品牌建成来说,有了非常积极的叙事意义。但唯一的问题是,公司的实际经营本身,有点太消极了。根据公司此前的年报数据,2024年,公司全年净亏损1.42亿元,营业收入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