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省文旅厅_行业动态】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何佳欣
4月12日,记者从成都城市音乐厅获悉,现象级舞剧《天工开物》2025年4月24日-26日即将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歌剧厅开演!开演前,3场全部售罄,紧急加开4月24日19:30场次,4月24-26日即将连演四场。

舞剧《天工开物》海报
《天工开物》连演11城25场,综合上座率超90%,累计观众3万余人,全网曝光量超过4亿,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被称为“现象级”舞剧作品。
这部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及其巨著《天工开物》为题材的舞剧,不仅通过舞蹈艺术重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更将宋应星那份执着与深沉的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呈现给了观众。全剧以“赶考”“著书”“山河”等篇章为线索,展现了宋应星科考六次落榜后,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工艺的经历。整部舞剧通过舞蹈、影像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让《天工开物》这本记录古代科技与工艺的百科全书“活”了起来,观众仿佛穿越回了三百多年前,亲眼目睹了宋应星如何在乱世中隐遁著书,以书为帆,将中国智慧传播四海。
从一页纸,到一行字,再到10万字、123幅插画、130+项生产技术和工具、30+行业科学数据,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而其作者宋应星,则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天工开物》开篇“此书与功名进取无关”这一行字,透露出一种属于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傲骨与情怀。从此他做了时代的“逆行人”,脱下了“长衫”,开始用双手去拥抱这个时代,用双足去丈量大地,在黑夜中点亮科学的微光。

舞剧《天工开物》海报
据了解,舞剧《天工开物》的舞美设计方案参考大量史料,通过对明代画卷、建筑、器物、服饰、家具等资料的研究,总结出“大、巧、简”的美学特征。
剧中舞美设计中“巨物”的应用、舞美装置、视觉呈现都运用了这个概念,呈现出震撼的舞台效果,整体风格兼具内敛和巧妙;服装设计参照明代中晚期的服饰特点,精巧的是,大量的农夫工匠的服装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第一陶”江西万年出土陶器的花纹,兼具原始的生命力与行业特点。音乐创作上,采集大量劳作的原始声音素材,比如:打铁、抽拉风箱、稻浪、浇筑、耕作、劳动号子、丝织的声音素材,简朴又传神。
成都城市音乐厅供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