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水泥消费提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6:47:00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水泥消费提示。

水泥是建筑工程及家庭装修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和使用寿命。为保障工程质量,消费者需科学选购、规范使用并合理储存水泥。

一、选购水泥需认准正规渠道

(一)选择正规厂家或授权经销商

1.认准品牌与标识:优先选择知名品牌水泥,检查包装是否标注生产许可证号(如“粤XK”开头)、执行标准(如GB 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等信息,确保符合国家标准。生产许可证信息可通过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公示系统(http://www.qszt.net)查询。

2.警惕低价陷阱:避免通过无资质小作坊或流动商贩购买劣质水泥。

(二)索要并留存消费凭证

要求商家提供正规发票或销售单据,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及购买日期,便于后续维权。

二、查验产品信息及外观

(一)检查包装完整性

袋装水泥包装应完好无破损、封口严密。若发现破损、标识模糊或重量不足(标准为50kg/袋),请谨慎购买。

(二)核对关键标识

包装袋应清晰标注以下信息:

1.执行标准、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QS)、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净含量。

2.颜色标识: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包装袋两侧为红色印刷;矿渣、粉煤灰、火山灰质及复合硅酸盐水泥为黑色或蓝色印刷。

3.散装水泥需提供与袋装标识一致的卡片。

(三)检查是否受潮

肉眼观察完全成细粉状,用手捏水泥粉末,若细腻无硬粒则为正常;若存在硬块,说明已受潮变质,切勿购买。

三、科学储存,避免性能损失

(一)防潮防雨,合理存放

1.储存环境需干燥、通风,避免露天存放。仓库地面应垫高并做防潮处理,屋顶需防渗漏。

2.雨季或潮湿环境下,优先使用生产日期较近的水泥。

(二)注意保质期

1.普通硅酸盐水泥储存期≤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1个月。

2.超期水泥需重新检验,根据结果决定是否使用或调整配比。

(三)分类存放,先进先出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生产日期的水泥应分区存放并明确标识,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避免混用。

四、按需选择,规范使用

(一)匹配工程需求

砌墙、抹灰建议使用32.5强度等级水泥;梁柱浇筑需选用42.5及以上强度等级。

(二)严格配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水泥品种、骨料类型等确定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或砂浆达到设计强度与和易性。

(三)重视施工养护

施工后需及时养护(洒水、覆盖薄膜等),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应符合规范,以提升强度和耐久性。

(供稿:广东省市场监管局)

相关文章

    锡盟最新油价公布!

    根据我国油价10个工作日一调整的规则,7月15日24时将进行今年第14次油价调整。在本轮计价周期中,油价波动下行态势明显,国内油价降幅明显超过了下调标准。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7月15日24时起,锡盟汽油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每吨降低130元,柴油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每吨降低125元,最高零售价格

    尾号“77777777”手机号320万元拍出,11人出价46轮

    7月14日,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手机靓号1**77777777使用权,经过激烈的竞拍,11名竞买人共出价46轮,成交价最终定格在320万元。此前,亦有一个尾号8个7的手机号使用权拍出了285.2万元。拍卖公告显示,1**77777777系中国移动手机号码使用权,起拍价130万元,属地广西南宁

    上海今天冲38℃!天气马上变化,4号台风“丹娜丝”已生成!两省启动应急响应→

    今明天上海这波高温进入鼎盛时期气温将再上一个台阶而且全天连轴热早晚最低气温在29℃上下预计最高气温有38℃上海中心气象台今天09时0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务必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今天南到东南风4-5级,沿江沿海地区阵风有6级,相对湿度85%-40%。下周本市高温缓解有望一方面副热带高压北抬

    7月9日至10日,泉州中考考生可申请查分!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7月4日,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获悉,泉州考生在7月8日左右可通过泉州市教育局门户网站或泉州市中考中招信息管理系统(网址https://zzxt.qzedu.cn)查询中考成绩。成绩公布后,考生如对个人成绩有疑问,可在7月9日至10日携带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到报名所在地的县(市、

    金观平:发展绿色金融要先立后破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日前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双碳”目标,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目前,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预计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将超25万亿元,绿色金融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绿水青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