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基民投1元“倒贴”近5毛?成立以来亏约46%,长信基金一产品收益排名垫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6:21:00    

来源:市场资讯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帅可聪 北京报道

近期,随着2024年基金年报陆续披露,基金产品年度数据浮出水面。

由刘亮管理的长信消费升级混合A(009778),在2024年实现13.31%收益,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4.68%的涨幅。

截至2025年4月3日,这只主打“消费升级”概念的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净值跌45.96%,近三年最大回撤达69.47%。

份额净值跌至约0.5元

累计净值增长率是评估基金长期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会更全面反映基金的历史业绩。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2022年到2024年,长信消费升级混合A的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0.54%、-56.45%、-36.88%;长信消费升级混合C的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1.75%、-57.27%、-37.70%。

一般而言,基金的初始净值通常为1元。若净值数值低于1元,则说明基金成立以来累计亏损。

从净值上看,截至2024年底,长信消费升级混合A和长信消费升级混合C下降到了0.4720元和0.4604元。两只产品份额净值均跌破0.5元关口,这也意味着产品亏损超50%。

截至2025年4月3日,长信消费升级混合A净值约为0.5。若投资者在2021年以1元初始净值认购1万元,当前市值仅剩约5000元。

刘亮是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现任长信消费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及长信多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其职业轨迹显示,她于2013年7月以研究员身份加入长信基金,2015年6月转投上投摩根基金继续深耕研究;2017年5月重返长信基金,历任研究发展部基金经理助理、长信恒利优势混合型基金经理,2021年6月30日起执掌长信消费升级混合基金。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刘亮管理的长信消费升级混合A自其2021年6月30日接管以来任期回报率为-50.81%,远超同类平均值-16.33%。

而该产品成立以来累计净值跌幅达45.96%,在同类排名中居行业尾部。同期消费主题基金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2.3%,该基金A类份额跌幅达行业平均水平的3.7倍。

“重规模、保业绩”

为什么业绩“差得全面”,刘亮却依然稳定管理产品三年之久?事实上,长信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机制被指“重规模、轻业绩”。

刘亮管理的长信消费升级混合A规模长期徘徊在1.2亿—1.3亿元区间,未显著缩水。

一位公募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部分基金公司为追求管理费收入,默认基金经理‘保规模’,即便业绩差,只要规模稳定,薪酬影响有限。”

而如果在这种机制下,刘亮等基金经理即便任期回报为负,仍可凭借规模贡献获得高薪,投资者却需承担巨额亏损。

此外,尽管长信消费升级混合A规模勉强维持在1.2亿元(避免触发5000万元清盘线),但2024年年报显示,其机构持有比例极低,仅占比0.6%,而个人投资者则高达99.4%,散户成为主要“接盘者”。

针对产品长期亏损、高管薪酬与投资者回报严重脱钩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4月1日向长信基金发送采访函,未获回复;4月2日,记者致电公司总机,工作人员仅记录联系方式。截至发稿,未获任何回应。

公开资料显示,长信基金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1.65亿元,股东包括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等。目前,长信基金的股权结构为,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占44.55%、上海海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31.21%、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占15.15%、上海彤胜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占4.55%、上海彤骏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占4.54%。

揭秘公募基金评价体系

4月3日,《华夏时报》记者采访多家大、中、小型公募基金发现,行业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普遍呈现“既要规模,又要业绩”的双重导向。尽管基金公司声称以“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为核心考核指标,但实际操作中,规模指标仍占较高权重。

一位中型公募人士坦言:“若产品规模骤降,即便业绩达标,基金经理也可能面临降薪或调岗。”

记者采访获悉,若基金经理业绩持续不佳,虽不会直接受处罚,但奖金等薪酬将受显著影响。多家机构明确,考核重点包括产品收益、回撤控制、胜率表现等,且“薪酬绩效与所管产品业绩严格挂钩”。即便规模稳定,业绩差仍会导致收入缩水。在部分中小型公司中,长期业绩垫底的基金经理甚至面临“丢饭碗”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机构已尝试改革评价机制。例如,有公募基金引入“投资者真实回报率”指标,要求基金经理跟投所管产品,并将考核结果与投资者回报深度绑定。

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其考核体系“以中长期业绩为导向,统筹分析产品累计盈亏、管理年限及研究贡献,并严格执行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全额跟投制度”。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相关文章

    洽洽食品:将积极拥抱KA渠道直营

    人民财讯5月19日电,洽洽食品(002557)日前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一直关注线下零售渠道的变化,目前KA渠道直营是一个趋势,公司会积极拥抱,和经销商一起探讨出合适的合作模式,希望每一个价值链中间都能获得合理的利润。公司每一次双位数的增长都伴随着一个新的大单品系列的出现,未来发展还是

    从形式指标到核心标尺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力升级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5月7日,证监会公布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特别强调了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尽管与业绩比较基准相关的细则并未出炉,但是部分基金公司早已了解到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将在未来得到强化,开年以来就在认真梳理旗下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产品

    购华为品质好物来京东心动购物季抢大额券 华为 Mate X6立减1000元

    想购买华为产品的消费者注意了!即日起,来京东APP搜索“华为大额券”即可进入活动会场,领取至高1000元大额券,下单时还可叠加国补,更划算。其中,入手华为 Mate X6立享1000元大额券,入手华为 Mate 70 Pro+享500元大额券,更有超多好物享12期分期免息。此外,活动期间,进入华为京

    视线丨新技术释放新魅力

    人民日报记者 任姗姗“哪家影院看‘哪吒’效果好?”从IMAX GT厅、杜比影院到国产品牌中影CINITY LED厅……社交媒体上,测评博主们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敖光眼角的皱纹、海底妖兽的鳞片、七色宝莲的光晕……大银幕上的每一处细节,都成了影迷不断打开的“宝藏”。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

    公募基金业绩基准调整背景下,主动管理型产品将如何变化?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肖芮冬今日有媒体报道称,业内人士指出,“近日关于公募考核基准导致市场调仓的有关分析不准确、不专业。公募基金近期不存在大规模调仓现象。即使未来要优化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的也是基准本身,目的是使基金产品更加名副其实,根本无需大规模调仓”。由《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