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市民张丽最近查了下支付宝,发现自己竟然与多个电商平台签约了免密支付和自动续费的服务。
当前,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便捷支付虽然让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因莫名被扣款、退款难追回、使用功能存在信息差等问题也引起了消费者的争议。专业人士认为,这种操作虽然便利,但也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建议用户非必要不开启。
什么是免密支付
单笔限额内直接扣款
所谓免密支付,即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无需输入密码,商家可从用户绑定的银行卡、支付宝或微信中直接扣款,是很多支付平台或第三方应用推出的快捷服务。
记者查询了解到,淘宝、抖音的单笔免密支付限额分为6档,从50元至800元不等;京东单笔免密限额有3档,分别为200元、300元、500元;拼多多单笔免密限额只有100元这1档,且每日免密支付上限为10次。这些支付渠道包括银行卡、支付宝和微信,由用户设定扣款顺序。
网上一项“你开了‘免密支付’功能吗”投票调查显示,516人参与的投票中,有144人“开通了,小额消费很方便”,238人“没开通,觉得有风险”,124人“之前开过,后来关闭了”,10人“正在观望中,可能会开”。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消费者,发现大家对免密支付的态度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有人爱它“秒付”的爽快,有人怕它“偷偷扣钱”。
上班族小高,几乎每天用免密支付。早上骑“小蓝”上班,付款不用密码;中午点个外卖,自动扣款很省心。小高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支付设置,微信、支付宝都开通了小额免密。“小额消费额度低,用起来很方便。”
宝妈陈晓琳告诉记者,以前带孩子结账时手忙脚乱,现在她的银行卡开通了“闪付”功能,支付时只要把卡往POS机上一贴,瞬间完成支付,非常方便。
而孙女士则直言自己绝对不会开通免密支付。“付款不输密码,就像开着盖子的钱包,非常不安全。”
莫名其妙花了钱
收到快递有点蒙
半月前,市民张丽去小区的快递站取件时,扫码机显示“还有1个包裹未取”。“我仔细想了半天,确认买的东西都收到货了,怎么还有快递呢?”
张丽打开包裹一看,是一套玩具汽车。得知爱人和父母都没给孩子买玩具,她只能自己根据交易记录“破案”。
通过查询各个电商平台的交易记录,张丽发现这套玩具是在抖音平台购买的。原来,7岁的儿子刷抖音时,在一售卖儿童玩具的直播间根据提示“随便点了点”。
“为了方便抢购,我在抖音平台设置了免密支付,单笔交易额200元以下不用输密码,‘熊孩子’买的玩具168元,所以他点击了‘购买’,很顺利地就下单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张丽发现自己居然与多个电商平台签约了免密支付。这次经历,让她果断取消了该功能。
张丽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市民魏芳芳每周末看望父母时,都会查看他们的手机。“自从两位老人学会了网购,经常从网上买东西。有一天母亲打来电话,说收到了好几个快递,有衣服和日用品,但自己并没有购买。”
魏芳芳查询发现,老人开通了免密支付,却不知道是怎么开通的。“这些快递总共花了300多元,我赶紧把它们都退掉,并取消了这个支付功能。”
魏芳芳坦言,自己网购付款,免密支付的按钮会跳出来,年轻人稍不注意就会点入开通,何况是上网并不怎么熟练的老年人,很容易误操作。而且相关免密支付提示字体小、颜色浅,用户稍不留神就会“被同意”。
相比张丽和魏芳芳,市民张先生却没有那么幸运。“孩子拿我的手机玩游戏,也不知道怎么就开通了免密支付。孩子充了两次钱,一共200多元。追回退款就像拉锯战,最后不了了之。”
免密支付存安全隐患
非必要不开通
近日,“一苹果手机用户凌晨被盗刷162笔,总金额超过8万元,只因开通免密支付”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在某投诉平台上,有近6万条投诉涉及免密支付,包括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免密支付、无法取消、开通后乱扣费等问题。此外,自动续费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它是免密支付的一种延伸形式,很多视频会员、音乐会员等大多开通自动续费,到期后无需用户操作,直接从绑定账户扣划下一个周期的费用。
业内人士指出,免密支付虽然为付款带来了便利,但这种操作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首先,用户的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其他人可通过免密支付直接购买虚拟服务,且无需二次验证。其次,尽管免密支付有设定单笔金额上限,但不法分子如果在短时间内高频次小额盗刷,仍会造成用户较大经济损失。再次,免密支付由于能在一定额度内自动扣款,隐蔽性强,消费者难以及时察觉。甚至有的盗刷交易在机主凌晨熟睡时段完成,消费者发现时往往已产生多笔扣款。
该人士认为,涉及提供免密支付的平台或支付机构,应该加强风险控制。同时,在开通、关闭免密支付时,应该充分告知支付风险和注意事项,并提供明显入口,便利用户查看免密支付授权和关闭服务。
该专家提醒消费者,要谨慎开通免密支付,非必要不开启。若需保留该服务,要定期检查交易明细,发现异常立即核查。在账户被盗刷时,立即冻结支付渠道并报案,保留相关证据。
几步教你“解绑”免密支付
1.iOS系统
打开苹果手机设置→Apple账户→订阅→查看“订阅中”,点击“取消订阅”后确认即可。
2.其他系统
以华为手机为例:进入手机设置→华为账号→付款与账单→自动续费→退订业务即可。
3.支付宝
打开支付宝→点击右下角“我的”→右上角齿轮状“设置”→“支付设置”→“自动续费/免密支付”,选择“免密支付”→点击“关闭服务”。
4.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下角“我”→服务→钱包→最下方“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续费→关闭扣费服务。
(记者 李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