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风沐桃李 明月润初心——记信阳市第一初级中学英语教师 章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1:18:00    

章艳,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任教英语学科,曾先后荣获“平桥区优秀教师”,“学科技术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始终秉持“讲台虽小,能载千秋伟业;烛光虽微,亦照万里山河”的教育理念,以全心全意的热爱耕耘三尺讲台,用智慧和爱心点亮学生们的梦想之光,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以爱育爱,陪伴成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章老师心中始终装着爱与责任。时常和学生聊天,耐心地倾听和引导。她把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不好意思和她说,她就用写信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开心结;看到学生学习疲惫时,她就买来棒棒糖当作小礼物鼓励学生;学生发烧感冒,她及时给孩子送去热水……在这样爱的光环下,她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亲,她与孩子们之间也有了更多信任与共情。

悉心辅导,行稳致远

在教学中,她以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她的教学注重实效,在培优辅弱工作方面成绩突出。她总是利用课后的空闲时间,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她把学生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对这些同学,她采取重点关注,找来优秀的学生,一对一负责监督,不让学生有偷懒的机会。第二组是肯学,但学习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她适当引导,耐心帮助,适时鼓励,逐步提高,不会操之过急。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对于这部分学生她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课后找他们谈心,树立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抓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她坚持分层辅导学生,给优秀生有了伸展的空间,给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创设了上进的环境,为班级教学成绩的整体提高打下了基础。

多年来,她所教的班级成绩优异,她在教育这条路上行稳致远,收获了许多掌声和赞誉。

敬业务实,孜孜以求

她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爱岗敬业、任劳任怨。面对教学,她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研读教材、圈点勾画教材是她的习惯,她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善于在课堂中抓住一切良机,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话语等形式给予孩子们极大的鼓励,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她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做好记录、及时反馈。教学中遇到繁杂问题,她总是积极面对,全身心投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岁月的沉淀让她如空谷幽兰,静静地淡淡地溢出芬芳。

严教爱生,清风沐桃李;敬业务实,明月润初心。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今后的教学中,章老师将继续在这条漫漫征途中不忘初心,用心呵护每一粒种子,静待花开。(通讯员 周夕晴)

相关文章

    清风沐桃李 明月润初心——记信阳市第一初级中学英语教师 章艳

    章艳,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任教英语学科,曾先后荣获“平桥区优秀教师”,“学科技术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始终秉持“讲台虽小,能载千秋伟业;烛光虽微,亦照万里山河”的教育理念,以全心全意的热爱耕耘三尺讲台,用智慧和爱心点亮学生们的梦想之光,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以

    学生狂退演出服,学校别只想着息事宁人

    日前,有平台商家向媒体反映,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个学生4月底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再集体以“质量问题”为名退货退款,导致其服装链接被封三个月。有学生退货时表示“是老师强制让买的,老师让退的”,“校方回应学生组团狂退60多件裙子”一度冲上热搜。央广网采访获知,涉事学校已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

    洪恩上涨5.14%,报2.25美元/股,总市值1.16亿美元

    5月2日,洪恩(IH)盘中上涨5.14%,截至01:16,报2.25美元/股,成交5.33万美元,总市值1.16亿美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洪恩收入总额9.22亿人民币,同比减少9.42%;归母净利润9858.9万人民币,同比减少45.5%。大事提醒:4月28日,洪恩2024年

    南油小学素质教育再结硕果!白名单第21项活动赛事琵琶项目获佳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在刚刚落幕的广东省教育厅赛事白名单第21项活动“红动中国 星耀湾区”广东省青少年文化艺术大赛中,南油小学学子凭借卓越的技艺和深情的演绎,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脱颖而出,斩获佳绩!其中获得:器乐类(线下)琵琶科目:市赛二等奖小组合(1-4年级):6人参赛学员为:钟羽彤 邓心贝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数商兴农科技小院助力“政产学研用”融通共建 如何更好地培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强农兴农人才?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年轻人不愿意种地”的话题屡次登上热搜,但现实中,一群科技小院的青年学生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2009年全国首个科技小院诞生以来,这些农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