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锚定国际交流合作,践行《天津共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7:10:00    

在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新兴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深度关联的教育类型,正处于关键转折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此背景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以下简称《天津共识》)的发布具有深远意义。《天津共识》不仅为全球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更深刻阐释了国际交流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关键价值。

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

《天津共识》指出,“技能是连接全人类的共通语言”。中国主动聚合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与多个地区和组织搭建起区域性合作机制,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以技能的学习与交流为纽带,积极推动语言文化交流,分享先进经验,促进民心相通。各方携手并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革新等全球性挑战,合作培养当前产业迫切需要的技能人才。中外学子在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同台竞技,相互学习、彼此促进,共同提升技能水平。

中国职业教育主动向世界分享自身经验,为合作国培养了大量技能人才。目前,全国近300所职业学校与70多个国家(地区)合作设立了约400个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亚欧非地区合作建成的30余个鲁班工坊,累计培养学历教育学生近万人,开展职业培训超3.1万人次。

此外,中国职业教育还积极响应“关注弱势群体需求”的号召。例如,借助“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众多赞比亚农村青年在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后,凭借所学技能在当地中资企业获得稳定就业,实现家庭减贫;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结合当地产业需求培养技能人才,成为推动地区减贫的强大助力。

助力教育强国征程

《天津共识》指出,“坚持互学互鉴、共建共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和成果的分享机制”。在中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征程中,职业教育统筹谋划“引进来”和“走出去”,为提升教育质量、贡献中国方案注入强劲动力。

一方面,“引进来”赋能内涵深化。中国职业教育积极践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广泛学习借鉴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办学经验,通过引进融合国外先进经验,提升了课程建设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关键办学能力,为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经验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走出去”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工业门类完备,在高铁等众多领域具备领先技术优势,与之匹配的职业技能极具推广价值。“鲁班工坊”等一系列职教品牌在全球落地生根,将中国的优质标准与资源输送至世界多个地区,助力全球产业升级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合作国技能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就业创业。在此基础上,中国职业教育依托“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等平台和合作机制,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创办国际职业教育研究刊物等,积极投身全球职业教育治理,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助推职教高质量发展

《天津倡议》呼吁,“各国面向未来,携手合作,共同制定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各国普遍认同的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标准”。这为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中国的职业学校依托境外办学等切实运转的技能合作项目,与合作国教育机构、行业企业深化合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标准的共建共享路径,以此推动优质标准与资源的跨国流动,为培养适应全球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筑牢坚实支撑。例如,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与企业合作设立的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10个高职专业中,有9个专业以中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为根基,依据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赞比亚的教学实际进行研发制定,填补了赞比亚相关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的空白。

《天津倡议》明确提出,“在2026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由我们共同发起相关协议,促进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实质等效”。这份“相关协议”肩负着重大使命,核心目标在于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契合未来职业技能需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框架,进而构建一套既能获得国际认可,又具备灵活适用性,且能不断更新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为推动全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相关协议”的问世,不仅是对现有国际职业教育合作框架的补充与完善,更是中国职业教育迈向世界舞台中央、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的关键之举。

勇担中国职教重任

未来,中国职业教育需以《天津共识》为指引,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教育强国等战略目标,将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发展全过程,进行系统谋划、协同推进。

其一,积极践行《天津共识》理念,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职业教育助力大国外交的需求出发,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运用与东盟、非洲及金砖国家等构建的区域性合作机制,积极拓展与中亚等地区的合作平台,持续深化合作内涵。秉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原则,规范有序地推进“鲁班工坊”“中文工坊”等特色品牌项目,稳妥在境外共建职业学校,分享中国经验,努力让中国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全球公共产品的关键供给者。

其二,扎实推动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成果落地。围绕“会”“盟”“奖”“赛”“展”“刊”这六大国际公共产品,全力确保各项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达成可持续的高水平推进态势,为全球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贡献力量。

其三,聚焦职业教育标准建设,以前瞻性视角精心布局2026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相关事宜。紧跟教育强国战略步伐,在《天津共识》的指引下,秉持严谨态度,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相关协议”标准的研究制定与论证优化工作,为全球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奉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29日 第05版

作者:秦景俊

相关文章

    锚定国际交流合作,践行《天津共识》

    在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新兴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深度关联的教育类型,正处于关键转折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此背景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以下简称《天津共识》)的发布具有深远意义。《天津共识》不仅为全球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

    “237能量碗”上市,赛百味如何改变“健康餐=不好吃”?

    从单纯“吃草”到膳食均衡,从盲目追求“低热量”到“按需所食”……在国家层面,“健康中国2030”战略“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推出;在消费者层面,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当前,以营养均衡、科学膳食、健康美味为亮点的健康餐饮品类再次迎来机遇。多家知名餐饮企业依靠强大的研发和供应链,不断在健康餐饮赛道开疆拓土。近

    宝安有戏|聆听岭南音画,《诗乡—杨伟杰、沙泾珊的大湾区国乐情怀》音乐会即将在深开演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吴素红4月30日晚,《诗乡—杨伟杰、沙泾珊的大湾区国乐情怀》音乐会将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上演。这场音乐会由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杨伟杰与著名弹拨乐演奏家沙泾珊伉俪领衔主奏,邀得香港著名钢琴家郭家豪博士担任

    新华全媒+|以法治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写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之际

    新华社记者罗沙、高敬、魏弘毅2025年4月2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5编、118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这份承载着护航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历史使命的重要法典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法典长卷启,青山入画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

    国家网信办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

    本报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金歆)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开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是首部国家部门层面发布的网络法治综合性年度报告,既是《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的续篇,也是中国网络法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