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力度。结合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开发等重点项目实施,因地制宜优化规划,以需定供,科学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布局,加大面积适中、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的优质地块供应力度,进一步激发土地市场活力。
二、推进存量闲置土地盘活利用。鼓励通过企业合作开发、优化开发、市场流通转让和政府收回收购等方式加大存量闲置土地盘活力度。支持已出让未建设的存量闲置住宅用地按照出让合同确定的规划条件,优化完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建设条件意见书,满足“好房子”建设需求。
三、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拟出让土地要完成必要的通水、通电、通路等前期开发,达到“净地”要求后方可出让。鼓励“先配套、再出让”,以街区或片区为单元,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根据区域人口出生率、年龄结构、人口流动趋势等因素,统筹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区域品质和吸引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生活服务空间。
四、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鼓励各地针对创新居住空间设计、提升小区公共服务功能、增加公共空间等正向优化情形,探索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提升居住者获得感。
五、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风貌品质。鼓励各地结合“好房子”要求,兼顾新旧居住区建设情况,分类引导居住区风貌建设,对住宅的规划设计进行精细化管控,引导住宅建设向更高品质、更具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的方向发展。
六、鼓励个性化家装。各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可结合本地群众需求,灵活选择个性化全装修方式。鼓励各市组织房企面向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等开展团购活动,对满足团购条件购房的,按需确定户型和装修标准等,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交易价格,并按程序备案。
七、加大公积金支持力度。各市可结合本地住房公积金收支情况,以充分满足缴存人购房贷款需求为原则,对购买高品质住宅项目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家庭,适度上浮最高贷款额度、加快贷款审批速度。
八、提高既有住宅品质。各地要因地制宜、提前谋划,用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既有住宅品质,补齐设施短板,积极推动室内装饰装修、家具家电厨卫换新。重点支持老旧住宅的结构加固、节能改造、设施更新等项目。
九、提升物业服务水平。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房屋托管等服务业态,为高品质住宅室内设施设备提供专业维修养护服务。各市可结合实际,制定与高品质住宅相适应的物业服务标准,经省、市住建部门认定的高品质住宅项目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推动实现质价相符、优质优价。
十、实施优先激励。经省、市住建部门认定的高品质住宅项目,在评定勘察设计、工程质量安全等有关奖项时予以优先考虑。鼓励支持高品质住宅项目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奖项。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推送高品质住宅项目,将符合条件的纳入“白名单”予以支持,推动银行加快审批授信放款。
十一、做好帮办服务。树牢“全生命周期超前服务”理念,对承诺建设高品质住宅的房企,开通绿色审批服务通道,优化施工许可审批时限。在项目规划、建设等阶段,相关部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探索AI大模型应用,全面升级工程审批系统功能,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帮办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效。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
2025年4月15日
112条!“好房子”山东标准落地
什么样的房子才是“好房子”?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4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支持高品质住宅建设情况。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要求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厨房不小于3.5平方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令人眼前一亮,心向往之。近日,山东发布好房子省级标准,从规划、设计、建造、交付、运维全过程考虑,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要求,针对居住区风貌、空间配置、质量控制、适老化服务、智慧化运维等关键要素明确了“好房子”的详细标准,将推动我省住房建设向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指引》包括总则、基本规定等7个部分、共112条,力求用新空间、新场景、新体验、新样板兑现‘好房子’承诺,是一份从‘有房住’向‘住好房’跨越的品质指南。”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表示。
好规划+好设计
拓展安全宜居新空间

好房子需要好规划、好设计来引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不仅是功能与美学的精准平衡,还是时间与空间的深度对话。基于居住舒适度和设计施工工艺考虑,特别是适应国民身高增长的现实需求,《指引》将住宅全屋层高不低于3m设为“标配”,更高的层高意味着更优的通风、采光与空间感,为住户提供了房屋装修、智慧家居的拓展空间。再比如,针对居民普遍反映的厨房空间太小问题,《指引》规定厨房操作台面长度要大于3m,灶台前要留出至少1m宽的走动空间。《指引》还在质量安全方面强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建造时,对防水、管道铺设等关键隐蔽工程拍照留档,明确责任;交付时,实行分户验收,做到先验房、后收房;使用中,设立“售后服务中心”并延长关键部位保修期,如电气管线、防水工程等隐蔽部分保修10年,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好配套+好设施
构建舒适便捷新场景

好房子需要好配套、好设施来支撑,优质完备的配套和设施是小区肌理中的活力细胞,更是人文关怀的具象表达。《指引》用全方位设施配套实现全龄友好、全域覆盖,让“好房子”装得下四季烟火,更容得下身心自在。比如,鼓励在户外设置风雨连廊、架空层、下沉庭院、屋顶花园等多种形式的空间场景,特别是下沉庭院,既能丰富景观绿化层次,又可以满足居民休憩娱乐需求。再比如,入户大堂是每位业主进入建筑时的第一印象,为了增强归家的仪式感和安全感,《指引》规定地上地下双大堂的设置条件,同时采用智慧化手段,让住户实现无接触归家。另外,当前各地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会越来越普及,《指引》要求100%预留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满足2.5m×5.3m的车位空间。《指引》还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全面推行人车分流设计,强化无障碍建设,实现单元入口平坡化;拓展配建儿童日托中心、休息座椅等设施,实施“十类增配设施”工程,实现公共服务功能复合化,让高品质住宅关注每一户家庭的需求、每一位老人的健康、每一个孩子的欢笑,成为承载幸福生活的温馨港湾。

好建造+好工艺
提升绿色低碳新体验

好房子需要好建造、好工艺来实现,先进高超的建造和工艺,不仅是技术标准的严谨落地,还是工匠精神的无声传承和绿色承诺的生动实践。《指引》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用严苛标准和精工细作守护家的温暖。比如,《指引》明确车库地面要用不低于C30的高标号混凝土,厚度至少100mm,避免开裂下沉。要求建造高品质住宅必须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材、节水、节能、节地、节约人力资源,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或3A级住宅性能认定标准,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隔音不好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对此,《指引》要求分户墙采用不小于200mm厚的混凝土墙、楼板设置厚度不小于10mm的隔声垫,还要求楼地面与墙面交界处增加竖向隔声垫,有效减少住户之间的噪音困扰。另外,针对备受关注的防水问题,要求涉水房间及屋面应分别对基层、防水层、面层进行三次蓄水试验检测,防水加强层宽度要大于250mm,最大限度降低漏水、渗水隐患。关于返味、串味、开裂等问题,以毫米级精度提升业主的居住体验。
好运维+好服务
打造智慧家庭新样板

好房子需要好运维、好服务来保障,高效智能的运维和服务不仅是系统稳定与效率优化的精密结合,还是科技理性与生活品质的持续进化。《指引》通过智慧化、人性化的运维体系,让住宅成为有温度的“生活伙伴”。倡导物业服务广泛运用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基于BIM的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动态管理维护。对新建全装修住宅,要求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鼓励预留居家异常行为监控、紧急呼叫、健康管理等智能产品的设置条件,支持智能家居互联,实现老人跌倒报警、儿童安全监测一键响应。构建“智慧物业+定制服务”双轨模式,创建独居老人、康复人员等重点服务对象人员信息库,通过贴心的运维和暖心的服务,让住户更安心、更舒心、更省心。另外,对于既有房屋改造,明确提出除不具备条件外,改造也要按照好房子的标准。比如,既有住宅建筑改造户门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8m,厨房门、卫生间通行净宽应预留无障碍改造的条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应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功能等,努力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下一步,全省住建系统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立足住房消费升级新需求,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居住品质的新期盼,打造更多人民满意的“好房子”,让更多家庭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
来源: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