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军民同心谱新篇 红色热土铸辉煌!遂宁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0:33:00    

2025年4月24日《遂宁日报》05版

涪江奔涌,赓续红色血脉;川中热土,激荡双拥新声。在“红色基因”的浸润下,遂宁在四年前首次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这一国家级荣誉“零”的突破;2025年,我市再创佳绩,遂宁市、射洪市双双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四川省内实现市、县级市两级同时获此殊荣的市州仅成都市和遂宁市。

  近年来,遂宁市以“红色引领全民参与”为指导思想,构建起军地同心、军民同向的双拥工作立体化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遂宁特色的双拥发展之路。

武警遂宁支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慰问抗美援朝老兵、烈属以及部分退役军人代表。

  赓续红色血脉

  筑牢双拥根基

  遂宁的双拥血脉,深植于这片红色土壤。无论是1929年旷继勋点燃的川中革命之火,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伍先华的英勇壮举……这些历史印记已然成为遂宁新时代双拥工作的精神源泉。

  双拥是全民的双拥,离不开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市将双拥工作纳入政治文化建设重要内容,构建起“党委领导、军地协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形成“特事特办、马上就办”高效机制。各地按照“一地一特色、一县一品牌”工作要求,推动实施双拥工作“333工程”,建成了旷继勋纪念馆、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伍先华旧居、3536三线城双拥教育基地、国防教育馆以及双拥小区、双拥广场、双拥示范街道、双拥主题公园等双拥阵地99个,设置固定双拥宣传牌8300余个,将双拥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和拥军典型事迹,切实将双拥理念体现在城市每个角落,全方位展现双拥文化底蕴。

我市举办“聚力创建双拥模范城、奋力书写双拥新篇章”双拥知识竞赛活动。

  双拥工作要长远,必须要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四年来,全市持续实施烈士纪念设施软硬件提质增效,遂宁烈士陵园面貌焕然一新,20处零散烈士墓有了庄严归所,1683位烈士电子档案不断完善,66位英烈跨越时空与亲人“重逢”,5名烈士遗属和参战老兵的异地祭扫,一系列举措的背后,让跨越时空的思念有了归处。四年来,全市各地持续开展红色基因传承,300场“老兵讲故事”活动,让红色火种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398名抗美援朝老兵得到定制的纪念邮册、复刻版军装,让耄耋英雄重拾往昔荣光,退役老兵们颤抖的双手,捧着崭新的军装,眼中闪烁着泪光。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化拥军让尊军爱军氛围浸润城市每个角落。近年来,遂宁常态化开展的“百企千店万家”拥军活动,已吸引520家企业、1160家商铺、12200个家庭参与,累计向驻遂部队赠送各类物资价值120余万元、设置军车专属停车位151个、发放优抚手机卡3万余张,“军人军属优先”“退役军人优先”标识标语在银行、医院、火车站等地随处可见……点滴关怀,让尊崇与优待触手可及。

为驻遂部队开展送健康活动。

驻遂部队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聚焦强军目标

  创新服务模式

  发展不忘拥军,平时不忘战时。一直以来,遂宁双拥工作始终聚焦强军目标,以“服务部队战斗力生成”为核心,全力以赴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强有力保障,构建了全要素保障体系。

  遂宁的双拥实践,是地方与部队共奏的“同心曲”。在医疗保障上,创新推出“六大礼包”,让官兵不为看病难而发愁;在营区改造中,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军营,让营区环境焕然一新;在后勤保障上,依托遂宁市民兵综合训练基地打造后勤保障基地,让官兵体验“家”的温暖;在常态关怀中,为每一个点位都通水通气通电,让官兵生活条件更加便利;在军地共建方面,城连共建、城舰共建、红色区域和“1+N”共建等形式的共建活动,让军民“鱼水深情”进一步巩固。

遂宁、铜梁、潼南爱国主义教育英烈先进事迹巡回宣讲“进学校”活动在遂州外国语学校举行。

  遂宁的双拥实践,是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的“协奏曲”。“孩子能在遂宁中学读书,多亏了遂宁的拥军政策!”船山区现役军人徐某说起儿子小升初的经历时,眼中满是感激。能够为现役军人和部分退役军人子女提供这样的优待,源于《遂宁市贯彻〈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遂宁市部分退役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这两个政策。目前,我市面向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发布医疗、文旅、餐饮、住宿等优待项目清单414项,率先实行现(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交车、所有公立医院免挂号费、所有A级景区免门票费。

为驻遂部队送蔬菜。

驻遂部队抗洪抢险。

  军地双向赋能

  共谱双拥篇章

  民拥军的热情,时刻温暖、感动着驻遂部队,而驻遂部队与遂宁舰“反哺”也同样可圈可点。

  驻遂部队是社会安全的“守护神”。在春节、国庆等重要时节,驻遂部队官兵舍小家顾大家,开展武装巡逻、重点部位值勤等工作,守护驻地安宁。面对山洪、内涝等自然灾害,部队官兵总是冲在危险的第一线,抢救受灾群众和物资,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驻地部队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援乡村振兴,参与植树造林、产业发展、项目援建等,为遂宁这个“第二故乡”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

  退役军人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全国优秀退役军人”蒋乙嘉怀揣创业攒下的千万家底回乡,带领乡亲们种下千亩千叶佛莲,让荒山变“金山”。像蒋乙嘉这样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兵支书”。目前,全市共有332名“兵支书”、785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在乡村治理方面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头建成38个农业小微园区、322家专业合作社,带动1.5万名群众就业。“退役军人懂规矩、能吃苦,带着大家一起干,心里踏实!”拱市村村民老李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

“军民团结一家亲,双拥花开美遂宁”军民联欢会现场。

蓬溪红色文化公园。

  双拥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近年来,遂宁统筹推进双拥工作,健全双拥工作机制,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双拥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带头走访慰问部队、参加“军事日”等活动;各级部门结合现有政策,扩大拥军范围,常态化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各地双拥工作部门严格落实军地合署办公、军地“双清单”制度,建立年度双拥工作验收表扬机制,创新开展双拥“拉练”活动,推动双拥工作向纵深延伸,全市上下形成了全要素、多层次的双拥工作新格局。

驻遂部队开展联勤联巡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遂宁,正以军民同心的磅礴之力,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持续擦亮双拥品牌,让军政军民团结之花在涪江两岸常开长盛,为实现强国强军梦贡献出更多遂宁力量。

  (李谨益 全媒体记者 杜鹃)

相关文章

    军民同心谱新篇 红色热土铸辉煌!遂宁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5年4月24日《遂宁日报》05版涪江奔涌,赓续红色血脉;川中热土,激荡双拥新声。在“红色基因”的浸润下,遂宁在四年前首次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这一国家级荣誉“零”的突破;2025年,我市再创佳绩,遂宁市、射洪市双双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四川省内实现市、县级市两级同时获此殊荣的市州

    山前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三向发力”谱写服务保障工作新篇章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董健 通讯员 封忠朋)为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水平,莱阳市山前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服务退役军人、关爱退役军人、帮扶退役军人融入发展大局,切实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服务效能,打造有温度、有感情的“退役军人家园”。创新服务模式,让服

    毕淑敏:青春在山巅开出理想的花

    【新闻人物】“这部小说,封存着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近日,在长篇小说《昆仑约定》发布会现场,作家毕淑敏坦言。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她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医学知识创作了小说《昆仑殇》《女心理师》及散文集《心灵密码》等。《昆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坪山街道开展系列活动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文灿 刘育銮 通讯员 赵玉兰 周艳香春风寄哀思,青松映忠魂。4月1日,坪山街道新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和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清明祭扫英烈活动。新和社区“薪火宣讲团”志愿者、社区退役军人志愿队、党员及军属代表等30余人一同前往坪山街道烈士公园,通过沉浸式缅怀、互动式宣讲、

    “乐业陕西‘就’在三秦”活动提供近3万个岗位

    4月1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围绕帮扶青年等重点群体开展的“乐业陕西‘就’在三秦”系列招聘活动正在持续推进,目前已有数百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本次系列招聘活动现场设有政策宣传、职业规划、AI模拟面试、AI简历点评等特色服务专区以及智慧就业专区,并首次设置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项目介绍专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