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同讲大典好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24: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军

“在依人口多少而排序的300个中华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3月31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立新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数千年不断开枝散叶、瓜瓞绵绵,根亲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持续举办,吸引了数十万海内外中华儿女前来寻根拜祖,掀起一个又一个寻根热潮,更彰显出黄帝文化、姓氏根亲文化的魅力。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作为研究河南姓氏文化的重要组织,每年都会组织百家姓拜祖团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作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李立新告诉记者,今年百家姓拜祖团有200人参加,各姓氏委员会代表手举百家姓拜祖牌,成为拜祖方阵中一道亮丽的姓氏风景线。

百姓拜祖团。本报记者 王铮 摄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注重乡情祖谊的民族,根亲文化的核心在于“根”,既包括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也包括其文化之根。

“黄帝故里成为全球中华儿女寻根拜祖圣地,不仅因为这里是黄帝故里,有黄帝这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符号,还源于其悠远绵长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积累,加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持续举办,影响力持续提升。”李立新说。

提及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不同,李立新告诉记者,今年AI运用得比较多,对拜祖广场进行了实景建模,结合VR、AR技术,提供全景化、沉浸式体验,老传统有了新表达,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黄帝IP、云纹图腾、部族称号等古老符号被注入新基因,以年轻、潮酷的方式走进Z世代的生活。

“新时代,要进一步挖掘黄帝文化。要让黄帝文化吸引更多新生代,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好、传承好黄帝文化基因,还要不断挖掘出更多黄帝文化的新内涵,创新出更多黄帝文化传播路径,更加注重体验感、趣味性、参与性,契合年轻人的口味和风格,增强影响力、感召力和带动力。”李立新说。

相关文章

    理工男攻占动画圈,折射出文化科技人才培养深层次问题

    文 | 三川汇文化科技,作者 | 无花果,编辑 | 半岛《哪吒2》突破150亿元票房的背后,是药学专业出身的饺子用实验室级的严谨打磨;《深海》缔造的视觉奇观,源自软件工程背景的田晓鹏及团队研发的粒子水墨渲染技术;《黑神话:悟空》引爆全球游戏圈,与生物医学工程出身的冯骥还原中国古建筑场景密不可分。这些

    伞面题诗承古韵,手作寄情倡新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4月3日,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素伞祭英魂、诗韵传薪火’”油纸伞制作体验活动,将非遗技艺与传统节气文化相结合,引导居民在诗意手作中缅怀英烈、传承文明新风。活动伊始,指导老师从油纸伞的千年历史讲起,详细介绍了其制作工艺——选竹、制骨、糊面、绘画

    女生劝阻“甲亢哥”被全球直播,最新回应来了→

    近日,在外网拥有数千万粉丝的美国00后网红“甲亢哥”在中国直播,引爆国际互联网。他在中国的每一场直播都有数百万观众观看,外国网友跟他一起惊叹中国的科技、文化和自然景观。近日已经抵达重庆的“甲亢哥”因一个动作再次冲上微博热搜据媒体报道,4月2日,“甲亢哥”体验坐轻轨,到站时他激动地在车厢和站台之间跳来

    移风易俗过清明

    春草吐翠,人间清明。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这一延续千年的文化仪式,正迎来符合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既需守护“祭如在”的敬祖之心,更要构建“祭从简”的时代表达,移风易俗创新传承中华文明慎终追远的传统。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追思活动。湖南湘西州丹青清明歌会以歌祭祖、插柳追思,天津

    【真抓实干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陕西创新消费场景 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拓展多元消费场景 山西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陕西、山西两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丰富消费场景,充分释放文化、旅游等消费潜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陕西创新消费场景 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走进古城西安,游客可以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里,沉浸式体验唐风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