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滨州:“破题”冬枣产业 农科院多招齐下促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8:14: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7日讯 4月17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农业科学院专场,邀请滨州市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赵福江,滨州市农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现代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健,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健介绍,滨州市农科院长期关注冬枣育种、老枣园改造和产业转型等问题,全力为全市振兴冬枣产业打开新的思路。坚持系统思维,从种苗根源上找原因,从种植技术上搞突破,从发展模式上解难题,从生态建设上求实效,从全链条标准制定上求突破,为全市冬枣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滨州市农科院引进国内外一流科研团队,组成创新创业联盟,打造全国冬枣产业发展新高地。冬枣研究方面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项,山东省林业科技奖2项,山东省自然资源科技奖1项,这些成果的科技动能已经初步彰显。

针对当前冬枣品质不稳定、栽培模式落后等问题,滨州市农科院主要有以下做法:做好种子“芯片”,把握冬枣产业发展方向。遴选国内外一流科研团队,搭建冬枣科技创新新平台。与河北农业大学刘孟军教授团队合作,共建环渤海现代红枣育种中心,组建国内一流的冬枣科研团队。创新运用“染色体倍性诱导+嫁接”技术组合,依托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编辑,深度挖掘冬枣抗寒、耐盐碱和丰产等关键基因,构建酸枣、冬枣等北方枣基因组数据库,诱导培育出“月光、辰光、助光”等极早熟、优质、丰产、抗寒鲜食枣新品种,使更多冬枣优良品种出现在市农科院试验田。

筑牢生态根基,促进冬枣品质全面提升。创新冬枣篱壁式新树形,与宽行密植相结合,改善枣园光照和通风,在解决传统枣园机械作业难、果实采摘劳动强度大等难题的同时,提升了冬枣着色度,降低了病虫害影响。经实地验证,篱壁型枣园采摘整体人工成本降低40%多。率先实施山东省冬枣全产业链标准化项目,在冬枣园示范推广枣园生草技术,固碳增氮,增加土壤活性,有效促进盐碱地改良。经省科技厅认定,枣园土壤快速检测改良及生态优化技术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冬枣产业发展活力。改造嫁接,延长挂果期。针对性引入早中晚熟品种,推广“月光、辰光”等早熟、耐寒新品种,实现鲜食枣上市延长,构建鲜食枣全周期供应体系。探索林下经济,增加枣农效益。“冬枣-羊肚菌”间作模式将枣棚冬季4个月的“休眠期”转变为“生长期”,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入,带动冬枣种植户亩均净增收1万元左右。建好大学生创业基地,培育“新农人”。联合滨州职业学院等高校,打造大学生冬枣产业创业孵化基地,有效吸引有志大学生从事冬枣产业。

建立推广机制,焕新冬枣产业动能。以老枣园改造升级和新枣园建设标准化为重点,用好已发布的国家、省、市技术规程,打通从试验田到枣园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老枣园的全面改造,新枣园建设的规范化。建立互动机制。与沾化、无棣及市县农业、科技等部门,以及冬枣种植大户、经营主体建立交流协作机制,定期交流技术、信息,推介科研成果,引导带动枣农实现生产管理轻简化、标准化、智慧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园区已经规划建立了“红枣全流程育种基地、鲜食冬枣供应标准化智慧枣园、远缘杂交苗圃”3个示范片区,10余项新技术、新模式落地实验示范。滨州市农科院和有关部门通过现场观摩、专题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渠道开展技术推广。目前,生态枣园、篱壁树形、杂交新品种等已在沾化下洼、富源等乡镇街道推广1500余亩。成立技术服务团队。滨州市农科院牵头与沾化冬枣办共同成立产业技术服务团队,为枣农提供种苗、农资等,每年开展信息服务和现场技术指导20余期。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

相关文章

    全国第三!广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

    广州市场活力再攀高峰。8月15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广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居全国城市第三。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跨越,更是海内外投资者对广州营商环境和市场前景投下的“信任票”。当天,在广州市荔湾区政务服务中心,广东欣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在“AI导办”的帮助下,顺利完

    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学思践悟】 郡县治则天下安。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

    千亿未来产业基金 今天将在成都发布

    7月24日,一场以“到成都·投未来”为主题的成都未来产业基金发布及产业对接活动,即将在蓉城盛大启幕,现场将重磅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和“双百”清单——100个产品清单、100个场景清单。此外,活动将通过“园区承载+赛道牵引”模式,聚焦成都市10个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现场发布“立园满

    滨州联通“客户日”沉浸式服务赢得市民点赞

    鲁网7月23日讯近日,滨州联通以“联通客户日 融合新生态”为主题,在无棣中心大街营业厅与滨城区通信城旗舰厅同步举办旗舰新机首发活动。活动现场,荣耀X70与华为Mate 80 Pro两款重磅新品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为了让客户能更直观地感受新机的魅力,滨州联通精心打造了沉浸式体验场景。在新品

    上半年陕西GDP同比增长5.5%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3%

    7月23日,陕西省统计局公布上半年陕西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8.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82.27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807.0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