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书坊|《与哀伤共处》:哀伤也是一种力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9:10:00    

文|禾刀

《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是一部关于哀伤的作品。作者李昀鋆博士在经历母亲逝世的哀伤后,开始聚焦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即那些经历父母早逝的年轻子女。本书中,作者通过历时13个月的田野调查,深入访谈了44位在青少年期至成年初期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失亲者,通过“哀伤经验、追寻意义、身份改变”三个主题,最终分析得出结论:与哀伤共处的过程,也是“拆毁”与“建造”,并最终实现成长的过程。

《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

李昀鋆 著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在作者的访谈对象中,大部分人习惯隐藏自己丧亲的哀伤,“‘隐藏的哀伤’成为这些年轻子女哀伤经验的首要主题”。丧亲之痛,意味原来习惯的生活秩序,因为父母的离开被打乱。本书调查对象界定于“青少年期至成年初期经历父母离世”的特定群体,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人生观并未完全形成,个体在社会上的摸爬滚打还不够老成,时常离不开父母哪怕是从精神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快速成长的他们渴望独立,“隐藏的哀伤”是他们向外展示成长乃至成熟的情绪标签。

当然,“隐藏的哀伤”并不表明他们对父母的离开无动于衷。恰恰相反,正因为哀伤情绪挥之不去,所以他们愿意向作者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内心的积郁。曾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种痛哭的内涵虽然丰富,但其中肯定包括对父母的思念,渴望得到支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父母是自己的“天”,是给自己遮风挡雨的伞,也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位导师。对这些人而言,“父母的死亡不仅冲击了他们内在的认知结构,同样也会借着改变意义体系,进而翻转了他们外在的人生走向”。简而言之,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接受,父母的离开必将导致生活的“失序”,而“哀伤”是眷念过往,努力寻找并构建属于自己“有序”生活的必然情感历程。

作者指出,父母的离世最终会引发子女身份的改变,这些人突然“变成没有父/母的孩子、被冲击的自我结构、被修订的生命意义、被变动的人生走向,而这些翻转也可能使得他们与哀伤共处的时间被拉长到了一辈子”。“哀伤”并不见得就是坏事。在传统伦理文化熏陶下,这样的“哀伤”本质上也是孝道内容之一。“哀伤”情绪的长期化,也是对父母养育情谊的长久思念。

当然,“哀伤”不应只是对亲人的怀念,更主要的是与过去艰难告别。为此,作者提出的建议包括:正确面对,接受现实;培育可倾诉对象,学会与哀伤长期共处;寻找独立生活下去的方法。哀伤不可避免,这是人生的必然经历,但哀伤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的意义在于,既牢记过往,又面向未来。作者在本书反复强调的与哀伤长期共处,并非鼓励长期陷入哀伤情绪之中,而是学会控制情绪,在“拆毁”自己过往秩序的同时,积极建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

一言以蔽之,哀伤,既是对父母的爱,也是自己前行的力量。

相关文章

    体验别样生活 收获快乐成长 中小学生“花式”实践过暑假

    7岁的张书颖假期感受田间劳作“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了更多时间走出去,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有人回老家感受田间劳动;有人报了夏令营锻炼生活技能;还有人跟着父母体验一线工作……孩子们在“花式”实践中,度过充实而精彩的假期。1 田园乐趣7岁的张书颖,就读于青年路小学。暑假,

    夏日,站在老家的土地上

    荷塘里的香荷。 丘林强 摄曾志雄一夏日,站在老家的土地上头顶飘过几朵白云,云很年轻云下站着的人老了,老人不爱说话面对一片金黄,他把沧桑交给蓝天喊声从稻海传来,一个是我另一个也是我,年轻的和年老的那个年轻的我,扬起手中的镰刀对我说——兄弟,你真幸福二仲夏,有隆隆的收割机声,有大量的歌声笑声,有无边的回

    四川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把人生答卷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5年毕业季的蝉鸣渐起,莘莘学子即将告别校园迈向职场。四川大学(以下简称“川大”)法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马晓梅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凉山州开启人生新阶段。“在母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里,我找到了人生坐标。”这位年轻学子的抉择,是川大近年来推动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生动缩影。事实上,像马晓

    “拾光行囊,十岁启航” 超山小学举办三年级成长礼活动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唐晓芳十岁,是装满星光与勇气的行囊。五月下旬,“拾光行囊,十岁启航”成长礼活动在超山小学拉开帷幕。活动现场这场充满仪式感的成长之旅,为三年级孩子们镌刻下独一无二的十岁记忆。大家在趣味运动中感受团结的力量和拼搏的热血,在集体生日的烛光里体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包容,在真心话家书中传递对

    我的雄安丨当青年民警遇上年轻城市

    201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孙铭阳,选择了雄安这座年轻的城市圆自己的“警察梦”。彼时,刚刚成立一年的雄安新区公安局,和刚毕业的他,都需要快速成长。于是,一场不断“攒经验”的成长之路由此开始。一个个“历史性”时刻、一件件为人民服务的小事,这位年轻民警演绎着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来源 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