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工团队首创预测结直肠癌局部切除手术后复发风险AI模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0:55:00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黄翰教授团队、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凌飞教授团队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姚学清教授团队强强联手,共同研发出可预测结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人工智能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在欧洲肿瘤外科学会官方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发表。

文章截图

当前,结直肠癌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0%。该AI模型是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组织病理学图像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可基于内窥镜或经肛门手术切除的T1期结直肠癌标本的病理图像,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分析,有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概率,从而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实验流程图

在实验室条件下,该AI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7.9%。对于高风险患者,模型会建议追加手术,而低风险患者则可避免过度治疗。与现有权威临床指南相比,预计可帮助约34.9%的早期肠癌患者避免接受创伤更大的外科手术治疗,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这不仅能为医生提供决策指导,也证明了基于组织图像的人工智能在预测肿瘤行为上具有优秀的性能和潜力。

据悉,黄翰教授、凌飞教授已联合成立AI赋能肿瘤医学研究组(AI-for-Oncology Group),现阶段正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开发HE染色切片的干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风险AI预测模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针对我国高发的癌症,AI赋能肿瘤医学研究组未来还将重点突破结直肠癌、肝细胞癌及非小细胞癌等AI预测模型研发。着力开发智能肿瘤治疗方案生成系统,通过整合多模态病例数据,实现不同癌症的个性化复发风险评估与精准治疗。

跨学科交叉研究是取得重大学科发现和产生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的重要方式。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自2022年起,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多年来持续强化交叉学科战略布局,支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生命科学新兴领域建设”,着力培育复合型交叉学科人才,为突破性研究提供了更优渥的创新土壤和发展机遇。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华轩

图丨学校供图

相关文章

    泉州13 岁女孩,肚子莫名变大!一查竟是14 厘米肿瘤......家长必看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刘薇 通讯员 熊再霞一个原本瘦弱的13岁女孩,肚子却在短短3个月内明显隆起,这一异常现象引起妈妈的注意——送医一查,竟查出腹腔内藏着一颗巨大的卵巢肿瘤!医生提醒,父母平时要多观察孩子的身体情况,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腰围增大等症状,及时就医排查。女孩持续腹胀3个月 查出巨大

    一个简单动作有效改善血压!6个“降压秘诀”,快收藏

    你是否还在为血压悄悄升高而烦恼?最新研究发现,只需常做一个动作就有助于降血压!01多“起身活动”有助降血压2025年7月发表在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循环》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多增加“坐—站”切换次数(比如起身接水、伸懒腰),比单纯减少久坐时间更能有效降低血压。研究人员解释,频繁“坐—站”交替能增加肌肉

    DeepSeek-V3.1点燃了国产芯片股

    2025年8月上旬,ChatGPT5的发布并未引爆AGI的热情,无论资本界或产业界都波澜不惊。2025年8月下旬DeepSeek-V3的一个升级版,却引发了中国国产芯片股的狂潮。8月21日,DeepSeek-V3.1正式发布,围绕三方面进行了升级:一是混合推理架构,一个模型同时支持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

    破解AI视频转场难题 可灵2.1最强首尾帧上线

    8月22日,可灵AI正式发布基于2.1模型的全新首尾帧功能,其效果较1.6模型提升235%,在视频转场、视觉冲击力、复杂运镜及创意营销等维度表现卓越。专业评测显示,其整体GSB得分全面超越Midjourney与Seedance1.0 mini。可灵2.1首尾帧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AI视频生成的可控性

    永医科普丨鼻肠管:神经外科患者生命补给线的“精准改道”

    53岁的韩阿姨,因丘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术,术后予以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然而,在启动喂养后的3天内,患者出现频繁呕吐、呛咳以及大量胃内容物返流。这不仅意味着宝贵的营养物质无法被吸收,更可怕的是每一次呛咳都可能让食物误入脆弱的气道,引发致命的吸入性肺炎。医师诊断是她的胃动力障碍所致——胃这个“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