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坑害观众或合作伙伴:
高保底工资的公会陷阱
一些不良公会以高保底工资为诱饵吸引主播加入,但往往在主播无法完成收益指标时克扣薪资。
合同限制
公司可能在合同中设置限制条款,如不允许主播在其他平台直播,否则要求赔付违约金。
心理效用和直播间布置
主播可能通过装穷、展示简陋的直播间等方式,利用观众的心理同情和优越感进行打赏。
突出观众价值
主播在收到打赏后,可能会夸大打赏的重要性,使观众产生自己很重要的错觉,从而激发更多的打赏。
刺激用户
主播可能通过制造紧张氛围或利用群体效应,刺激观众进行打赏。
会员捆绑制
主播可能通过组建会员群并以收费方式变相索取打赏,这种方式容易让人产生不必要的消费。
虚假宣传和商品质量
不良商家和主播可能会夸大商品效果,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误导消费者。
刷单和虚假流量
为了提高销量和人气,一些主播和商家可能会刷单或制造虚假流量,营造商品热销的假象。
隐藏消费陷阱
通过限时秒杀、限量抢购等促销手段,主播可能诱导消费者进行冲动消费,购买不需要的商品。
合同薪资待遇的模糊
公会可能在合同中设置模糊的薪资待遇条款,利用文字游戏规避责任,导致主播在未达到要求时无法获得保底工资。
建议
选择公会和平台时要谨慎,仔细考察公会的实力和背景,避免被高保底等虚假承诺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