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临城属于哪个市(邢台临城县历史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7 10:23:36    

临城县


位于河北省西南部,邢台市西北部,东和东南与柏乡县、隆尧县相接,南和西南与内丘县相连,北和西北与石家庄市赞皇县、高邑县为邻,西与山西省昔阳县隔山相望。临城县历史悠久,其历史沿革如下:

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聚居,迄今已有5000年历史。商周时期曾为名城古郡。春秋时,县境属晋地,筑有临邑城(《左传·哀公四年》中“赵稷奔临”即此)。战国初,北部属中山国房子辖域,南部为赵国属地。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赵灭中山后,尽为赵国房子地。

秦朝时属邯郸郡。汉时为房子县地,属恒山郡,后恒山郡多次更名,仍辖房子县。三国魏初,房子县属常山郡且为郡治。北魏时,房子县属赵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房子县并入高邑县。

隋代大业三年(607年)罢州为赵郡,仍辖房子县。唐代天宝元年(742年)房子县始更名临城县。五代后唐时,房子县又更名临城县,仍属赵州。

宋代熙宁六年(1073年),隆平降县为镇并人临城县,元祐元年隆平镇析出复置县。元代,临城县属中书省赵州。明代,属京师赵州。清代,隶直隶省赵州。

1945年9月9日,临城获得解放。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临城县遂属华北行政区太行区一专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太行一专区与冀南四专区合并为邢台专区。1993年,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临城成为邢台市辖县。


临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绽放着独特的光彩。


回顾其历史沿革,仿佛翻开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从先秦时期的人类聚居,到各个朝代的更迭变迁,临城始终屹立不倒,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


在古代,临城地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它既是商贸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的历史事件在这里上演,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进入现代,临城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创新。在经济发展方面,临城县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工业等产业。崆山白云洞、天台山、岐山湖等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临城县还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在工业方面,临城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文化建设方面,临城县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邢窑遗址、普利寺塔、补要村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同时,临城县还积极挖掘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邢窑烧制技艺、临城南调、临城赵云故里传说等,让这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社会事业方面,临城县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


展望未来,临城将继续秉承历史文化的底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融入新时代的发展大局。在经济发展上,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文化建设上,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临城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在社会事业上,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附:临城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境内被发现的仰韶、龙山、先商等遗址有62处,还有崆山白云洞、天台山、岐山湖等3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南调为临城县的特色文化名片,其中临城县境内的隋唐时期邢窑遗址、宋代普利寺塔和补要村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邢窑烧制技艺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城南调、临城赵云故里传说、临城县凤凰岭和美文化的传说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7月,临城县被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此外,临城还出过一些历史名人,如明代清官乔壁星,他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四川巡抚;还有隋代造桥匠师李春,他是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以下是其中一部分详细介绍:

1.临城南调


:临城南调又称河南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

清末时期传入临城,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其传承全靠一代代人的口传身授。传入临城后,它吸收了本地的优秀文化,与本地语言、民俗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临城地方特色的南调文化,长期在民间流传,深受群众喜爱。

临城南调的主要乐器有板胡、二胡、笙、三弦、低音胡、竹笛、唢呐、点(铜器)、鼓、锣、手锣、梆子等。其中,“点”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剧情或演出的特定环境里替代梆子,在演奏时表现出一种特殊风韵,这也是它与现代豫剧在乐器使用上的一个明显区别。

临城南调演出所用的服装道具与现代豫剧一般无二,其功法如手、眼、身、法、步也都能与现代豫剧功法接轨,武打套路与现代豫剧相吻合。但在板式、唱法上与现代豫剧有明显区别,具有自身特色。它的常用板式有《头板》《二板》《原板》《慢原板》《飞板》《栽板》《家伙腔》《手锣穗》等;常用曲牌包括《一马三箭》《搭九架》《大开门》《小开门》《野鸡穴窝》《小花园》《五字开门》《六字牌》《大二板》《大摆门》等。常演戏目有《燕王扫北》《辕门斩子》《秦琼投朋》《敬德背鞭》《刘玉娥行会》《五女兴唐传》《天子路》《打金枝》《马三保征东》《清查府》等。

在音乐和唱腔方面,临城南调古老而纯朴,音调高低起伏悬殊。它要求演唱者吐字抑扬顿挫、干净利落,快板要起伏激昂,慢板需优雅流畅,既悦耳动听,又能将戏剧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曾经,临城南调在新中国成立后达到鼎盛时期,但在文革时期,它被当成“四旧”遭到破坏而衰落,之后很少有人传唱,濒临灭绝,急需抢救。目前,临城南调老艺人仅存赵庄村的岳礼祥、王歪小二人,且年龄都在75岁以上。为使这一戏曲艺术得以传承,他们正全力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并且整理出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剧目和曲谱,使临城南调拥有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文字资料。

如今,临城南调的表演机会逐渐增多,会走村串巷为村民表演,也会到学校进行非遗进校园演出,或在临城县文化馆进行专场演出,还参与文化下乡等惠民演出。同时,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临城南调的支持力度,如临城县文化馆投入资金为南调剧团购置乐器服装,建立传承基地,并抽调专业管理人员,为建设南调艺术学校打基础。这些举措都有助于临城南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2.临城赵云故里传说


:《临城赵云故里传说》是由邢台临城县申报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临城县一直流传着临城是赵云故里的传说,但其起源时间难以考证。上世纪末出土的“汉顺平侯赵云故里”石碑一座,说明在清代认同临城系赵云故里,即在清代临城是赵云故里的传说已广泛流传。

临城赵云故里传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赵云是临城澄底人:传说澄底村原不叫澄底,赵云儿时在澄底村南泜河中的沙丘上玩耍,困倦睡着后,上游山洪暴发,情势危急,洪水临近赵云身旁却潜流而过。人们惊讶不已,后此村改名为澄底。

赵云崆山得马:相传赵云家乡澄底村西的崆山上,曾出现一条一丈多长、五尺多高、马头虎身的怪物,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又吃牲畜又吃人,搞得这一带鸡犬不宁,人心惶惶,很多人家被迫逃往他乡。当时赵云在莲花寺学艺,得知家乡有难后,飞马回乡,直奔崆山。刚到半山腰,一阵狂风刮来,马不敢前行,赵云下马查看,却听背后战马嘶鸣,顷刻间被怪物生吞。赵云将怪物降服,怪物变成一匹白马。此后,赵云打遍天下,逢凶化吉,这匹白龙驹功不可没。

子龙坟遍地云:传说赵云去世后,为防止盗墓,一共建造了72座“赵云坟”,在同一天,72家同时出殡,使人难辨真假。仅在澄底村方圆20里内,传说的“赵云坟”就存有6座。

在临城县域,还有许多关于赵云的传说故事,如《赵云出世》《少年赵云》《澄底的故事》《射兽村名的传说》《白云洞赵云得兵书》《赵云崆山得马》《赵云投军》《乱木的来历》《赵云墓的传说》《赵云碑传奇》等,这些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被初步整理,并收录到《临城民间文学》一书中。

临城赵云故里的传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它表达了人们对赵云的敬爱之情。在流传过程中,加入了当地人民自己的爱憎,形成多种版本、大同小异的传说故事,赵云也由人变成了神,有了神话色彩,成为临城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和象征。2009年,“临城赵云故里传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收录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关于赵云故里的具体位置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赵云是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因为《三国志》中有“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的记载。正定也有许多与赵云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

文化传说往往是一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信仰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无论赵云故里究竟在哪里,这些传说都承载了人们对这位三国名将的喜爱和尊崇。同时,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和考证,需要综合各种史料和证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准确地了解历史的真相。

3.临城县凤凰岭

:临城县凤凰岭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据《大戴礼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邱,娶西陵氏之子嫘祖,生青阳和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泜水即凤凰岭南侧的泜河,这说明轩辕黄帝部落曾以凤凰岭区域为根据地发展壮大。此外,这里还有着凤凰岭和美文化的传说,该传说于2018年被审定、公布为邢台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自然景观方面,凤凰岭景色壮丽。它是槐河、午河的发源地,原始风貌保存完整,核心区无近代人类生产、种植痕迹,土壤保持了原有的营养和肥力,富含18种矿物质元素,无环境污染和水污染;园区内有达到依云矿泉水标准的天然泉水灌溉滋养。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凤凰岭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13万亩,主导产业为薄皮核桃,目前已种植9.5万亩。该产业园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专业合作社68家,形成了六大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县60%的农户脱贫致富。

产业园内建有核桃深加工企业,例如绿蕾公司的核桃低适温制油生产线,可将核桃加工为核桃油、核桃蛋白代餐粉、核桃高能量运动营养食品等,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此外,园区还依托万亩核桃林资源,打造了如绿岭核桃小镇等特色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例如,绿岭核桃小镇已建成李保国科技馆、核桃博物馆、核桃文创中心以及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设施,是一个集党性教育、拓展训练、研学游学、农业科普、商务会议、农耕采摘、养生度假、文化体验、休闲娱乐、观光游览、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景区。绿蕾公司也利用自身资源建起了绿廊绿道、垂钓水塘等,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并拟投资建设凤凰岭和美文化生态产业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总之,临城县凤凰岭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颇具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是一个具有多元魅力的地方。

4清官.乔壁星

:乔璧星(1550-1613),字文见,号聚垣,原名北星,后改名璧星,明朝临城县乔家庄人,是乔辅世的次子。

乔璧星自幼聪慧伶俐,相貌端凝,十八岁时成为游县庠生(到外县入学的生员,俗称秀才),两年后取得廉膳生员资格。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中顺天府乡试第66名,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殿试三甲,被选任河南开封府中牟县知县,时年31岁。

他在中牟县任职期间,革除旧弊,恩惠兼施,均徭役、减赋税,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并规划列款35条并全部实施。他招回流离失所的农民两千余家,清理隐田450余顷,开垦土地300余顷,减免公粮6000余石,使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还发展了文化教育事业,加强了社会治安。其政令严格,缉捕罪犯,使社会安定,四境无盗。灾年时,他组织赈荒救灾、治病防疫、修渠筑堤等,并宣传破除迷信、捕捉蝗虫,让百姓安居乐业。乔璧星离任时,全县人民立生祠20多所来颂扬他的功德,中州一带都称他为天下清官第一。因政绩卓著,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他被提升为山东道监察御史。

乔璧星廉洁奉公,兴利除弊,抨击弹劾违法官僚不避权贵,京都的人给他送号“乔板”。在巡按期间,他曾多次疏请蠲免地方赋税,戒备豪强势力,整治祭祀,治理河道,督理漕运等。万历十五年他被差往江南催督漕运,顺利完成任务。万历十六年巡按应天,设计俘获在太湖宿、松两县境内起事的刘汝国、陈汉山等。万历十九年巡按山西时除去“矿寇”张守清。在五台山时,他厉和节俭,严禁行贿受贿,曾因解总兵送礼违令将其降职、调度;勘明新寡妇白氏被王尚书逼娶自杀一事,疏请表彰白氏守节,使王尚书被治罪罢官;还不顾个人生死,说服皇上解救了因进谏得罪皇上的御史王之栋。万历二十一年,他趁星异变化之机上书皇上,指陈时事利害得失,切中当时政治弊端。万历二十四年,再任御史执掌京畿道。万历二十七年任顺天府丞,掌管府印。当时百姓深受矿税、珠宝之役的困扰,乔璧星先后写了《请恤贫民》《发珠宝价》《罢榷税》等奏疏,使百姓蠲免了1.5万两税银。万历二十八年提调科场,因编号过严被忌,疏请辞官回家。万历三十二年恢复原官,并以覃恩授中宪大夫,赐诰命赠封父母及妻。万历三十三年升任大理寺左少卿,十二月又升都察院右都御史,为许多冤假错案平反。

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巡抚四川。到四川时当地人力物力凋敝,乔璧星杜门谢客,力禁交际,举报、罢黜行贿受贿的藩王、郡宗及各路官僚。他移镇叙州,讨伐水西土司安尧臣,一举获其大帅,但引起川湖总督郭子章的忌妒,被处处限制行动,最终只能罢兵。乔璧星目睹蜀地百姓采运木头的苦难,疏请改民运为官运;面对繁重的榷税,他每年捐赎金代完榷税,并疏请旧有司征解;还疏请裁减扇子数额以减轻百姓负担。在蜀地八年,他节约公费,捐俸薪银、赎金三万二千两用于沿河、济边、施药、煮粥等,又置宗田、学田、义仓等,并捐银4000两修筑川南、川北险道。他不拿蜀地一分一毫,归来时行李很少,蜀人刻《德政录》歌颂纪念他,还在武侯祠左、辕门左为他建生祠。

乔璧星每次出巡归来,身边只有几卷图书,还会在大道口翻开行装让人查看,真可谓“一片贞畅全为国,两袖清风万里归”。他官至开府将九代,家里却只有老屋数间和二百年前的三顷石田。他穿粗布衣,吃粗米饭,出门常徒步,不轻易用官夫官马。他以“忍让”传家,要求子弟、族人、仆人都以礼待人。乔璧星在蜀地因过于清廉遭人忌妒,孙子病死,妻子病重,他曾九次请求辞官回家不准,后遭人控告诬陷而罢官。因积劳忧郁成疾,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四月二日归来不过十日便去世。由于家中没钱安葬,只能卖掉县城内的宅院和山庄才办了丧事。乔璧星的著作有《泜水》《房子城》《尧峰》《柏畅城》《天台山》等诗词,还篡有万历《临城县志》七卷。

乔璧星的一生,展现了他的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和刚正不阿,他的事迹和精神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仰,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隋代造桥匠师李春

: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造桥匠师,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他曾于开皇、大业年间(590—650)设计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

。赵州桥横跨在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桥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


李春在建造赵州桥时运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1. 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中国以往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降低了石拱高度,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方便车辆行人通行,且用料省、施工方便。但这种形式对桥基的施工要求更高。

2. 采用敞肩设计: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这种设计的优点众多,首先可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对桥的冲击力;其次能节省土石材料,减轻桥身自重;还增加了造型的优美,体现建筑和艺术的统一;并且符合结构力学理论,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采用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李春在赵州桥的建设中还有许多创造性举措:


1. 桥址选择合理:建桥处的地层经测算能满足大桥对地面的压力要求,桥基稳固牢靠。建桥至今,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

2. 砌置方法新颖且施工修理方便:采用纵向砌置方法,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这种方法可节省制作“鹰架”的木材,利于移动,也便于桥的维修。

3. 采取严密措施保持大桥稳定性:每一拱券采用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桥宽也逐渐收缩,增强了稳定性;主券和小拱上设置铁拉杆,增强横向联系;外侧拱石和小拱上盖有护拱石,并设有勾石以连接牢固;相邻拱石间穿有“腰铁”,拱石侧面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使整个大桥连成紧密整体。


赵州桥的敞肩圆弧拱形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敞肩圆弧石拱桥,比中国晚了600多年。这座大桥自建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期间经历了多次地震、战争及人畜车辆重压,饱经风雨侵蚀,却仍巍然屹立。它不仅方便了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其设计和建造也为后世桥梁建设开创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桥梁建设的典范。

赵州桥以其首创的敞肩拱结构形式、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施工技巧等杰出成就,在中外桥梁史上令人瞩目,充分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桥梁建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高度智慧。而李春作为赵州桥的设计者,他的卓越技艺和杰出贡献也因此被后世铭记。

相关文章

    山西三建获评省级“科技成长型”企业

    5月6日,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2024年度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山西三建集团公司以出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实践,获评“科技成长型”企业。作为“山西省十强骨干建筑业企业”,山西三建集团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技术革新推动行业进步。近年来,企业精准聚焦

    V观财报|珠城科技实控人夫妇离婚,“分手费”3.81亿

    中新经纬5月8日电 A股再现亿元离婚案。8日晚间,珠城科技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中张建春和施乐芬的通知,经双方协商一致,已解除婚姻关系,并就离婚财产分割事宜作出相关安排。经张建春和施乐芬协商,张建春拟将其直接持有的公司876.75万股股票分割过户给施乐芬。按珠城科技5月8日收盘价(

    凝聚公益力量 守护生命之光

    【来源:定南发布】5 月 8 日,定南县洋溢着温暖与希望,“5・8 人道公益日”暨 “三救三献”宣传活动成功举办,吸引众多群众踊跃参与,成为传递爱心、普及生命守护知识的生动实践。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热情满满,积极向群众宣传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好处。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深入讲解“三献”无偿献血、造血

    重庆大学通报:已成立专项工作组

    5月8日晚,针对网传“本科生已发14篇SCI论文”事件,重庆大学发布情况说明:关注到网络上有关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的讨论。学校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核实。若发现有不当行为,将按有关规定处理。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监督。近日,一篇获奖文章引发关注,其中介绍,来自重庆大学的本科生

    樱康热水器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我们了解,每一个家庭的樱康热水器都是守护健康的重要伙伴,因此,我们的使命就是确保这些伙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樱康热水器售后客服电话:400-883-2086樱康热水器由一群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他们对樱康热水器的内部构造了如指掌,无论是日常维护还是深度修理,都能迅速找到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