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网络造谣谩骂判多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7 21:53:01    

网络造谣的法律责任主要根据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及其严重程度来确定,可能涉及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及相关司法解释,编造虚假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综上所述,网络造谣的处罚根据行为人的违法情节、行为方式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可能面临从拘留、罚款到有期徒刑等不同程度的处罚。具体处罚如下:

一般情况: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可能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严重情况: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特别严重情况: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点击或转发次数达到一定数量,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建议在面临网络造谣指控时,行为人应积极配合调查,如实陈述事实,以减轻可能的法律后果。

相关文章

    国家部委涉密会议现场,一声“吧嗒”,揪出潜伏间谍……

    某重点单位的一次涉密会议正在召开,突然,“吧嗒”一声,一支正在工作的录音笔掉落在座椅下方。从痕迹看,这支录音笔是用强力胶布粘在座椅下的,因多次使用导致粘性减弱而掉落。这只其貌不扬的录音笔,揭开了一桩国家部委工作人员主动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发送投靠邮件,出卖我重要领域国家秘密的案件。今天是第十个全民国家

    娄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拳整治保健食品会销乱象 护好老人“钱袋子”

    2025-04-14 16:29 娄底新闻网张弛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弛)4月11日起,娄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护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针对保健食品会议营销场所展开全面排查,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已立案查处4起,查扣问题食品121件。(整治保健食品会销乱象)此次行动采取“四查四看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正厅长级干部唐林受贿、贪污案一审宣判

    2025年4月3日,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正厅长级干部唐林受贿、贪污案,对被告人唐林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二十万元;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四

    处长夫妇双双被策反!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当前,保密工作形势复杂严峻,我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一直是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觊觎的重点目标,他们不遗余力进行政治渗透、情报窃密、勾连策反等破坏活动,对我国家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必须绷紧思想之弦,强化危机意识,时刻警钟长鸣。1.利用亲属“迂回策反”某单位涉外部门处长章某某,在境外任职期间被某

    “许昌地铁规划预计要增加5条线路”?官方回应:虚假信息

    近日,河南许昌市委网信办接到网民举报,某平台账号发布了标题为“许昌地铁规划预计要增加5条线路,经过你家了吗”的视频内容。经向许昌市发改委查证核实,此信息为虚假信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明文规定,地铁规划有着严格的审批流程和条件,需综合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