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加拉河是北美洲五大湖区的一条河流,流经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上接海拔174.46米的伊利湖,下注海拔74.73米的安大略湖,长56千米。

上游段河谷平坦,宽2~3千米,水流缓慢。河道在伊利湖北岸32千米以下变窄,河水奔流于石灰岩构成的河床中,流速增加。

尼亚加拉河以水量大、水质清、水流快著称,是世界上含沙量最低的河流之一。世界著名的北美第一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就在这条河上。

尼亚加拉河水从—石灰岩峭壁上一跃而下,形成举世闻名的的尼亚加拉瀑布。气势磅礴,声震似雷。“尼亚加拉”,印第安语意为“雷神之水”。
尼亚加拉河上有苏必利尔、密歇根、休伦和伊利湖水补给,水量丰富稳定,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在500万千瓦以上。

尼亚加拉河
美加两国已在瀑布附近河段建成大型水电站,装机400万干瓦。
瀑布附近的河流两岸有同名姐妹城一尼亚加拉瀑布城。尼亚加拉瀑布城是北美旅游中心之一,尼加拉河两岸的同名姐妹城,分属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市。

尼亚加拉瀑布城(加)
内多旅馆、餐厅、剧院、商店及各种服务设施,能为去尼亚加拉瀑布游览者提供良好服务。旅游业在国民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著名瀑布之一。在尼亚拉河上。由河水从流经的石灰岩峭壁上骤落而成。宽约1200m,落差平均51m。

水帘中有一岩岛,早年印第安人称之为“快乐”岛,首领死后葬于岛上,以期升天;后被殖民主义者占领,当地印第人被杀,岛上放养山羊,易名“山羊岛”。
岛将水帘一分为二:东边美国境内部分称亚美利加瀑布,宽305m,落差50.9m;西边拿大境内瀑布两侧突出而中间凹入,呈半圆形,故名马蹄瀑布,宽793m,落差49.4m。

尼亚加拉瀑布上有五大湖区的水补给,水量丰富,年均量6740m³/s。瀑布气势磅礴,声震如雷,水流直冲河谷,白浪翻滚,景色壮观。
两国已将瀑布附近辟为旅游区。游客可乘电梯到摩天大楼或瞭望塔上远眺瀑布全貌,亦可乘直升飞机鸟瞰水帘雄姿,可乘坐游艇就近领略浪花飞溅的奇景,亦可聚电梯入地下隧道,到大瀑布脚下倾听洪钟雷鸣般的响声,还可凭借专设栈道、吊车赏瀑布跌落击起的千姿百态的漩涡。

入夜后,两岸多色聚光灯从四面八方射向瀑布,五光十色,神奇迷离。交通便利,终年游客络绎不绝。
尼亚加拉瀑布形成于末次冰川晚期。在距今1.2万年前后,中高纬度冰川逐渐北撤,作为上游湖泊的主要泄洪通道,尼亚加拉河流速加快,尼亚加拉瀑布形成。

在长期的溯源侵蚀作用下,尼亚加拉瀑布逐渐变大。据1842-1927年观测记录,尼亚加拉瀑布平均每年后退1.02米,照此下去,再过5万年左右,瀑布将完全消失。
瀑布溯源侵蚀的过程是指水流经过瀑布时,从瀑布陡坎(陡崖)上缘跌入水潭,冲击水潭谷底并形成回转漩涡,继而不断掏挖陡坎底部,最终致使跌水潭变深,陡坎坍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