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塔寺,坐落在梅州市东郊山上,还在市区时,远远就能看见灯光映衬下的千佛宝塔。千佛塔寺以石塔为中心,依山建筑,历十余载,日趋完善。是为保护南汉文物千佛铁塔而发展起来的女众道场,整座宝塔建筑堪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亦是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塔灯高照,称谓是"岭南明珠",前来朝礼者络绎不绝。

千佛塔建于南汉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塔分为七层,通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为保护铁塔,1991年12月3日在铁塔上方新建一座千佛塔,整个佛塔用花岗石筑砌而成,塔高九层36米,八角形,宏伟壮观。佛塔二至八层墙内镶嵌千尊汉白玉佛,九层供奉千尊鎏金铜佛,塔顶托起一座七层小石塔,形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三千佛塔"的艺术特色。


千佛塔最初在东郊的修慧寺内,后因寺毁塔崩。清乾隆十一年(1746),知州王者辅将千佛塔移置于梅城东郊东山岌上。1935年由梅县县长彭精一与驻梅的黄任寰师长相商,出资修建护塔亭。70年代,梅县地区钢铁厂扩大,将千佛铁塔围在厂内,游人不便观赏。1990年由地方人士将千佛塔迁建于梅城东郊的东南胜境,加以保护。

千佛宝殿是当前罕见的传统古建筑,正门六条青龙花岗石穿花雕刻石柱,殿内正中是千佛绕毗卢,两侧供奉18尊1米多高木雕金身罗汉,墙上是24诸天及文殊、普贤说法巨型敦煌壁画,手出名家,栩栩如生。

2002年落成的佛陀教育培训中心大楼,高5层,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其中第三层为可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第五层为藏经楼,其余楼层设有教室、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室、阅览室、电脑室、禅堂、法师休息室等。

另有三圣殿、药师殿、钟楼、鼓楼、法堂、僧舍、上客堂、茶轩、斋馆、大寮形成规模恢宏的殿宇群。翘角飞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香云弥漫。寺中景点密布,“极乐世界”、“日月回廊”、“九龙吐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影雕回廊”、“诗画长廊”、“望江观音”、“滴水观音”、文殊亭、普贤亭、剑英亭、碧华亭、杲日亭等等。特别是塔后"极乐世界"有天池、天桥,喷流飞溅,鸟语花香,左右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石雕巨像兀立天池中,游人瞻仰,净化身心。亭台楼阁,流光溢彩,四季花木葱笼,绿草如茵,佛号声声,梵乐悠扬,晨钟暮鼓,发人深省,不啻人间净土也。
